城主趁着吃饭的机会打听道:“诸大夫昼夜戒备,可得其警?”
郑安平道:“粟未归仓,必有盗贼,不得不预作防备。”不等城主再问,直接问城主道:“往岁收获时,曾有盗贼乎?何以御之?”
城主道:“岁岁盗贼常行,何能御之?但与钱粮而已。今岁盗贼至今未见,亦幸矣,实仗大夫之威!”
郑安平道:“豕三往岁亦颇索赂乎?”
城主道:“往往索之,每岁不计其数。”
郑安平道:“二至二分各索一乘,有乎?”
城主道:“索之数矣,难知何时。”随即反问道:“豕三亦索于大夫乎?”
郑安平如实回答道:“二至二分各得一乘,岁盖百石。”
城主道:“豕三敢索于大夫,其妄也甚;然岁只索百石,亦自知者明也。”
郑安平道:“往岁豕三常索几何?”
城主道:“未计其数,然远超百石。或至百五十石……?”
郑安平道:“城主尝言,城或被数百盗贼,愿闻其详!”
城主回忆道:“是则往岁矣!时微庶岁少,气方盛,与贼人言,颇不相下。至朔夜,贼起数百人围城,黑影重重,喊声四起,起巨木撞门。老幼皆惧,乃遣微庶出城求和。微庶身被凌辱,方才说得贼转。次日乃以豕三为中,与诸贼和。此后,敝邑之粮,皆豕三之余也。”言下不胜唏嘘。
郑安平听了城主的表述,心里有了些底。这些贼人其实并没有实际攻打城池,只是以吓唬为主。为了保险起见,郑安平再问道:“此后可得再侵?”
城主道:“一侵足矣!若得再,命将不堪!”也就是说,从城主刚刚接任,少不更事时算起,直到现在,再没有出现过群贼攻城的事。郑安平有了些勇气!
豕三一年只索取百石,以常计之,所活者不过五六人;纵然只得半量,亦不过十余人,且缺衣少食,难言战斗力。自己这边是经过训练、兵甲完善、吃饱喝足的四名武卒,面对这群盗贼,应该不在话下。
不过,郑安平也不想省略这百石粮食。毕竟把人饿急了,是要拼命的;但凡给点吃,都会有些嘴软、手软,或者非但不为阻力,反为助力也未可知。
饭后,四人商议了,大致也是这个意见。只不过废城那边起了宅院,万一为贼所知,必成软肋,任人拿捏。大家还是觉得早点搬过去为佳,毕竟四人另处一城,真打起来,比在一群老弱中间,更能放开手脚。废城内的断垣残壁,大兵团作战碍手碍脚,但单兵作战反而可以成为隐蔽自己、消灭敌人的良好屏障。大家决定,不等曹包回来,明天就往废城搬东西。
还是找城主借的车,第二天往废城里运了五车粮食——他们剩余的粮食当然没这么多,但由于从华阳那边运来的粮食有富裕,除了大半留给城内外,他们四人也运走一小半。——这样,今年大家大致能够不从家里运粮了。第六车是各人的物品,包括四头禽畜;还向城主讨要了一套餐具。管仲明送的一大筐鱼肉也运了过来。
由于形势危急,他们四人决定暂不分开,四座官宅都不住,都住在驿站里,即不必相互打扰,有情况也能相互策应。
运来的粮食就卸在仓里,各人打扫出一间驿舍,把昨天放在郑安平宅中的秸草,抱回自己的屋中。
最后一车运完后,已经到了下午。郑安平对城主道:“吾等所居之所,城主尽知。邑中有事,吾等闻钟鼓而动。吾城中若有警,举火为号,愿城主助之!”城主满口答应。郑安平感觉,城主也好像卸下了好大的包袱……
城主离开后,四人商议,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人值守一个时辰。他们实地眺望了一下,发现城内的一个制高点,可以透过破碎的城墙,观察到四周的动静。决定就在这里设立岗哨。
五旺很高兴,因为牛羊甚至不用出户,就能吃到草。狗稍微麻烦点,平时匀点粟粥出来给它喝;要想吃肉,恐怕要等它长大了,可以出去打猎才行。
小四出去巡逻去了,剩下的人捡了柴,开始炊粥。小狗和小鸡闻到香味,纷纷围拢过来;五旺和五儿也过来了。大家在这一刻,生出了一家人的念头。
吃过饭后,郑安平出去替回小四吃饭。
这处高地应该是一个鼓楼的旧址,在高台上垒土而成,约有两丈高,一边隐隐有台阶的痕迹,但已经无法使用。由于垒的土未加夯筑,所以长满野草。最上面面积不大,但也足够一个人平卧。只不过比较陡峭,而且台阶损坏,上下要特别小心。
所谓全副武装,包括至少身披三层皮甲,腰中挎一架弩、一袋箭(一百支),手执一柄长戟,全套装备大约三十斤。全副武装地攀爬这样的建筑,十分危险,所以大家决定放哨时轻装,只带一层甲,不带戟,只挎弩,箭只带十支。
郑安平拿着手戟爬这座土台,也并不好受,他有些后悔,有那么多白使的劳力,怎么就没想到让他们把这座高台修一修!
登高一看,四面景致尽收眼底。太阳已经沉到西山后面,西天还有一片片晚霞,遥远的山脚下,有几处不大的聚落。西南方,两条河流,宽窄不同,从大致相同的方向平行北流,至城边分途,分别绕城南和城北向东而去;城南的河在经行十余里,接近长城脚下时,突然北折,与城北的河汇合成一道,再注入鸿沟。城北的河流正正地从北城外流过,构成城北天然的护城河。河的对岸也少有人家,一片莽原,如果管邑人多了,向对岸发展毫无障碍。城东被两条河环绕,河中央的草原已经基本化为灰烬,并被开垦为田亩——尽管得到耕种的只有四百亩,很不起眼的一小块。郑安平想,例不妨各块地换着种,对保持地力,增加收获有利。
城西和城北由于有河流屏障,想要毫无动静地潜入十分困难,城东就是长城,且四面被河流环绕。大家判定,主要警戒方向是南方,那里是废城惟一敞口的方面,可直达华阳。其次是北方,主要因为河对岸是一片莽原,若有人潜近不易察觉;若潜近城边下水,就摸到城边了。
城南两条河流之间,也是一片荒原,但由于时有人行,草比北边要低矮,且有比较明显的小径。极目远眺,似可模糊地看到南关,那里的城墙还没有修好,特别是城门。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和临时起一座胸墙大不相同。南关的对面,就是麻三兄的故里麻邑,不可从城上只能依稀看到田亩的边缘——那也是华阳城的边界。
如果城主所言可靠,华阳的韩卒是不被允许出华阳地界的,正如长城魏卒不许出长城一样。那昨日出现的韩卒是怎么回事?是一个偶发事件,还是一系列麻烦的开始?
曹包一发现韩卒,立刻加强了戒备,并马上起身赴大梁,他是知道些什么吗?
管邑区区百户,要想撑起五十里的封地,完全不可能。若只由管邑人自然繁衍,在最好的情况下,也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只有移民才能迅速让管邑繁庶起来。可从哪里找那么多移民呢?……
在夕阳的余晖中,郑安平一边观察周围的动静,一边胡思乱想。周围真的什么也没有,管邑里的人基本不出城三里之外,完全到不了河边。只有逃过一劫的野兔偶尔从草原掠过。天空中,阵阵归鸦鸣叫,宣告着白天的结束。当天空中星光点点时,粟兄来接班了。两人简单地说了声“无事”。
鸡叫头遍时,郑安平再度出来接班。小四也简单地应了声“无事”,顺着一道道坎下了台。
四周漆黑一片,只能借着星光勉强看清四周的草原。郑安平索性坐下,静下心来,细听周围的动静。脑子里也不断浮出些想法念头,也不由他作主。既然打消不掉,郑安平索性不再控制,随着念头沉浮;而耳朵仿佛更灵了,可以听到更细微的声音。他就这么坐着,迎来黎明之前的黑暗。粟兄来接班了……
天亮以后,众人吃过饭,郑安平又该上岗了。突然小四出现,道:“有人从东边而来。”众人急忙出来,发现是曹包。这下五人凑齐了,一起回到驿站,郑安平要去站岗,曹包道:“是可不必。情事虽急,然吾等才五人,若全力戒备,不及遇敌,力已不支。当以休整为要。”一句话就否决了放哨的必要性。郑安平等也不好反驳,毕竟,经过昨天大半天的轮哨,的确心身皆疲。
但郑安平不放心,问道:“若盗贼忽至,奈何?”
曹包道:“盗贼若至,必道于南。昼间但畜牧于南,可以兼顾。至若夜间……城内房舍众多,三五夜变更住所,令其无知,必不能袭!”
五旺道:“三五月后,狗崽长成,即可看家矣!”众人皆笑而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