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第688章席卷齐东
    霍峻深知即便孙权率兵南下,但想让孙权主动率兵出战依旧是困难之事。出于如此考虑,霍峻将目标放在齐东,欲从齐东打开战场,从而影响到齐南战事。

    之前令霍范向西撤军,与大军一同包围诸城,实际仅是霍峻的障眼法。率大军西归者为唐咨,霍范早已率精锐将士两千北上不其。

    霍范此番北上不其,其任务非是据城郭抵御夏侯霸,而是率精兵击破夏侯霸,帮助大汉在齐东打开局面,从腹部瓦解曹魏的统治,逼孙权出兵与霍峻决战。

    今有了霍峻在诸城的牵制,霍范率两千兵马赶至不其,与诸葛诞会合,二军合兵七千人。

    在孙权与霍峻对峙期间,夏侯霸率万人步骑东进,目标直指不其。

    在得知夏侯霸踪迹之后,霍范率兵行至沽水旁的介亭(今胶州)迎战。

    期间,诸葛诞建议率兵固守不其,消磨魏军士气,而后出兵胜之。

    霍范拒绝诸葛诞请求,表示贼居主地迎战,卒必无死战之心。我军居客地,唯有死战方能求生。今不能速胜,何以威服青齐诸郡。

    为了防止诸葛诞有求生之念,霍范烧毁港湾里的舟舸,以示一往无前的决心。

    见舟舸被烧,诸葛诞无奈顺从霍范,二者率兵至介亭下营。

    夏侯霸见汉军出动出击大喜,自以为汉军无粮不得不战,遂率大军与霍范交战。

    六月,两军在介亭展开大战。

    霍范为击败夏侯霸,令诸葛诞率先出兵。夏侯霸作战骁勇击败诸葛诞,汉军兵败而走,夏侯霸引兵追之。

    追击途中,霍范令两侧伏兵杀出,诸葛诞引兵回击,魏军大败而走。汉军追杀三十余里,斩敌两千余人,俘敌三千余众。

    夏侯霸喝止不住溃兵,加之汉军攻势凶猛,夏侯霸率部曲数百人败逃至夷安。

    得虏三千降兵,诸葛诞欲收降兵以涨大军声势,又被霍范所拒绝。

    霍范表示,魏卒兵马皆为齐人,居青齐诸郡县,收之虽可涨军威,但如遭败绩,降人必然溃走。今为平青齐而来,不如放俘虏归乡,既安齐人之心,又可令诸城知势而降。

    诸葛诞扭不过霍范,唯有同意释放俘虏。

    数千俘虏归乡,令周围城邑尽知汉军声势。如霍范所言相同,胶水以东的县邑尽数归降大汉。

    霍范乘胜追击,目标直指胶水旁的夷安。夏侯霸自料不敌,弃守夷安城,转逃潍水旁的高密。

    霍范岂会放过夏侯霸,继续率兵深追至潍水流域。

    幸夏侯霸逃至高密时,得到其弟夏侯惠前来支援的兵马五千,夏侯霸得以有兵拒守高密城。

    七月,霍峻不动声色与孙权隔潍水对峙。而霍范见夏侯霸据守高密城,因见帐下士卒疲惫,其遂命诸葛诞率兵两千北至斟城,封锁潍水下游城邑,袭扰潍西诸县。

    霍范率兵撤至夷安,以都督东莱、城阳、北海三郡之名,招抚胶东、即墨、壮武、长广、观阳、下密、卢乡等二十县。

    见魏军尽显疲态,在霍范的招安下,齐东二十县中有十五县降汉。余者诸县即便未降,但也在态度上保持中立。

    随着霍范在齐东打开局面,已是影响到齐南的战场形势。

    潍水,汉军营寨。

    大帐内,霍峻正浏览来自各地的战报,心情颇是愉悦。

    且先不谈齐东战事,在江汉战场。得益于潦口战场的顺利,司马懿、张郃被诸葛亮赶淯水北面,汉军将战线推到宛城。今淯南除宛城未降外,余者诸县尽数归降大汉。

    因司马懿、张郃所拥兵马不少,无法突破,又坚守不出。诸葛亮唯有耐心下来,让人在周围田野间耕作,决意与曹魏打持久战。

    相较江汉战场的顺利,汉军在关西地区处于劣势。陆逊、黄权二将被曹真堵在陈仓,既不敢撤,又无法进军,格外的难受。

    且郭淮在夏季出兵,发兵袭扰陇右。魏延、姜维二将驻扎在瓦亭,在得知郭淮动静之后,率兵前去抵御。不知魏延与郭淮胜负如何,过月余或许才能见分晓。

    至于霍峻的侧翼,即向汝南用兵的庞统所部,其与满宠接触较量一番。因下蔡城坚固,庞统见占不到便宜,便率兵撤至汝口,以为牵制满宠之用。

    今整体而言,北伐的趋势偏向积极,且值得为战果而欣喜。

    “都督,少将军来信!”

    在霍峻浏览书信之时,蒋济将霍范书信奉上。

    “嗯?”

    霍峻放下书信,笑道:“近月以来,士载所报多有喜事。不知此封信中,又有何捷报!”

    说着话,霍峻当着蒋济的面拆开书信。却见霍范在信中言,他所派出的兵马再次劫获运往诸城的粮草。且齐东二十县已悉数归降,还向汉军提供了一批粮草。

    “少将军如何?”蒋济好奇的问道。

    霍峻将书信交予蒋济,笑道:“士载来信言,再次劫获魏军粮草,且齐东二十县皆已归降我军。”

    闻言,蒋济大喜说道:“二十日之内,士载三次劫粮成功,孙权所部恐已缺粮。”

    霍范大胜夏侯霸之后,率兵追击至高密。虽没打下高密,但却让诸葛诞占据了斟城。

    为了能截断孙权粮道,霍范向诸葛诞补充了两千兵马,人数达到四千人之多。

    诸葛诞有了充足的人手,除了降服潍水下游诸县,更是不断打击运粮队。为了确保粮道通畅,夏侯霸试图率兵进攻过一次,然被霍范扬言取高密所吓退。

    孙权见夏侯霸不可用,则是被气得不行。但因霍峻率兵在南牵制不敢动身,唯有不断向后方求粮。

    后方不缺兵粮,但就是每将兵粮送至潍水流域时,不是被诸葛诞所劫,则就被霍范所劫,导致孙权所部缺粮。

    打击孙权粮道,是为霍峻推进齐东战略的根本目的。

    齐东相较齐西贫穷,汉军占据齐东虽能打击魏军的兵粮。但魏军背靠河北,岂会因失去齐东而兵败。

    故霍峻的根本目的,非是占据齐东,而是打算以齐东为跳板,让霍范击败夏侯霸,将汉军投送至潍水流域,从而打击魏军的运粮通道。

    至于为何能打击魏军的粮道,则与诸城有关。

    诸城位于潍水上游,在齐地的南部。高密位于中段,如汉军占据高密,则切断魏军的退路。斟城则是汶水与潍水的交汇城池,欲运往诸城的粮草,大部分要经过斟城。

    当粮草从齐西运来,可以绕过斟城,但必须通过汶、潍二水的转运。汉军往往会探听粮道,且会派出大量斥候。一旦有粮队到达潍水,汉军将会出击劫粮,从而沉重打击孙权的粮道。

    可以这么说,霍峻引孙权到诸城,本质是个圈套。为的就是利用诸城的独特地形,将孙权死死困住。

    昔霍峻北伐前,曾论述过攻守之论。即攻守疏通同归,守可以转为攻,攻可以转为守,攻守为取胜之手段,而非用兵之目的。

    今霍峻在诸城以守拖住孙权,而后及时机至,霍峻由守转攻,将能诠释昔日之论述。

    考虑今下形势,蒋济问道:“都督,当下是否派斥候探查孙权营中情况?”

    “不急!”

    霍峻踱步而行,笑道:“孙权未有备战之意,我军无需急于一时。且看孙权所部能撑多久,若是孙权兵粮将匮,当有后撤之念。”

    说着,霍峻露出狡黠之色,说道:“待孙权有后撤之念,我当命徐盛兵渡潍水立阵,令孙权不得不战。”

    逼敌人出战的最好方法,不是下战书,与其约期会战;或是自暴不足,引敌寇来攻。而是让敌人陷入两难境遇,令其不得不战。

    如李世民常用防守反击胜敌,而敌寇为何能屡屡如李世民之意呢?

    其因无他,而是李世民拥有充足的军粮,以及李世民善断他人粮道。

    李世民拥有充足军粮,代表可以与敌人久耗。而他善断别人粮道,则能让别人无法坚守,到临界值时,必须出动出击。

    典型案例,李世民北击刘黑闼。刘黑闼虽有河北为粮草供应,但是李绩、罗艺在多面夹击河北,让其陷入粮草短缺。刘黑闼为摆脱困局,不得不出兵作战。

    故别看李世民在守,实则李世民在攻。刘黑闼步步陷入李世民的战场节奏中,最终被李世民所击败。

    白起的长平之战,韩信的井陉之战,皆有类似之意!

    别看孙权在战前所说,霍峻仅会那几招,即水战用火攻,攻城用水淹,野战靠强兵。如若固守不出,霍峻将毫无办法。

    实际不然,霍峻常用那些招数,仅是那些策略简洁直白,最适合南方作战。水攻不用火攻,何以大胜强敌;攻城不用水淹,何以最小伤害破城。围城打援、夹道伏击,仅是调动敌人的小招数而已。

    如遇孙权这种坚守不出的敌寇,霍峻自会用他法对之!

    兵者有五道,一道,二天,三地,四将,五法。用兵强者,自然会利用五道去获胜!

    孙权知其表而不知本,欲以守而退霍峻,盖是荒唐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