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华看了一眼,放在茶几上问道。
“这是你女儿写的?”
“绝对是!”尚爱兰赶忙回答:“我知道,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这件事,虽然我女儿写的没郭敬明那么好,但绝对没有抄袭!”
说到这里,她又赶忙补充一句:“我也没指导,只是她写完之后,个别地方我提了自己的意见。”
方明华听了点点头。
在没来到这个时代前,没听说过蒋芳舟抄谁的作业。
“方主席,我知道您很忙,但我女儿确实想得到您的指点,你的不仅写的好,更重要是文学理论非常雄厚,所以请你抽出一点时间帮忙看看。”
尚爱兰最后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道。
其实方明华心里明白,尚爱兰千里迢迢从鄂省来到西京,并不是来看学城书店也不是听什么读书讲座。
就冲着自己来的,就是为了让他帮忙审阅这部!
够功利的。
但作为一个母亲,为了孩子,方明华心里还是挺佩服她这种精神。
“那好吧,不过这本少说也有十多万字,我一时半刻也看不完的。”方明华。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尚爱兰急忙说道:“我们就住在西京,您看完以后可以给联系我。”
“你的手机号?”
“我没手机,只有BP机,我给你留我的BP机号。”尚爱兰留她的联系方式,又说了一番感谢话才带着女儿离开。
没过几分钟,雷学城走了进来,坐在旁边的藤椅上,好奇问道。
“这女人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你怎么认识的?”
方明华没有回答,指了指茶几上的文稿:“你看看这个。”
雷学城拿起翻看起来。
“咦这内容还有这语言风格,不是成年人写的,作者应该是个小孩。”雷学城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难道是那个女儿带的小姑娘写的?”
“对,是她。”
“哎呦.那小姑娘看样子顶多十二三岁吧?这么小年龄竟然就能写长篇了?”雷学城很是惊讶。
方明华就把尚爱兰以及她女儿的情况简单讲了一遍,包括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啧啧.”雷学城感叹道:“大家都说文学衰落了,但少年作家怎么越来越多?那个写出《三重门》的作者韩寒当年才17岁,写《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郭敬明18岁。”
“鲁省济南一个叫张悦然的姑娘,14岁就写出《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这个蒋芳舟更早,竟然在9岁都发表!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方明华听了喝了口茶,微微一笑:“怎么了?《史记》上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写作也如此。现在流行商业化写作,写作低龄化趋势正与市场这魔杖相关。另外,这也是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投资心态,譬如这位。”
方明华说完指了指茶几上的文稿。
“呵?”
“好啦,我该回去了。”方明华说完站起来。
“下个月让白苗讲,我给他说好了。”
“行,我准备把楼上环境改善下,装个空调什么的。”雷学城急忙说道。
回到家,方明华洗了个澡,重新换上一身干净背心裤衩,坐在书房里看起这本来。
《青春前期》讲了五年级学生和她的同班死党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前期,他们敏感,好奇,而叛逆。
在他们的生活中,电子游戏成为日常进行的主要动力,电视广告像台词一样脱口即出,成人因素充斥了整个少年世界,早恋、发育等敏感问题随时爆炸出不可抑制的脸红心跳
有点韩寒的味道。
平心而论,像一个小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蒋芳舟确实是有些才气。
要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数还为写300字的作文而绞尽脑汁,可人家已经写了十多万字。
这几天,方明华没事的时候就看着这部稿件,他并没有做多大的改动,只是将个别地方加以修改。
改多了,就不是12岁小孩写的东西。
方明华这边慢慢悠悠,尚爱兰那边有些等不及。
在西京住了已经快十天了,依旧没有方明华的消息。
“妈妈,方叔叔会不会把稿子拿去不给我了呀?”女儿姜方舟抬起头突然问道。
“如果不给你,你怎么办?”尚爱兰反问了句。
“我不知道.那我也不用写了。”小姑娘喃喃回了句。
结果尚爱兰狠狠瞪了她一眼:“如果人家不给你稿件,今年暑假你你哪里也别去,就在家重新给我写一部!”
“啊?!”
姜方舟顿时变得愁眉苦脸,心里祈求那位看上去很和蔼的叔叔千万别不给自己的书稿。
那自己就要遭殃了!
方明华当然不会“贪污”小姑娘的稿件,又过了一天他就按照BP机上的号码发了一条短信,没过几分钟对方就回了电话。
“尚老师,我看完了。”
“好的谢谢,我去哪里找您?”
“还是在学城书店吧,现在是10点,11点我到那里。”
“好的,我准时到。”
方明华喝完茶,又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出门开车直奔边家村,到了书店,尚爱兰母女早已经在休息室等候,看到方明华进来赶紧站起来。
“坐吧。”方明华招呼句,将文稿递给对方。
“我已经看完了,总体不错,有些地方我修改了下,你们看看。”
“谢谢。”尚爱兰赶紧接过稿件,姜方舟这时候也凑过去和妈妈一起看起来。
改动的地方不算少,好多语句、措辞,修改。个别地方过于啰嗦也经过筛选,看上去流利多了。
“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方主席!”尚爱兰心里非常高兴。这次去出版社投稿,保证十拿九稳。
“方主席,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你能帮我女儿的这本写个序吗?”尚爱兰又说道。
方明华断然拒绝。
“这个不行,我从不给任何人的写序。”
尚爱兰并没感到多少失望。
其实,她也估计到方明华是不会给她写序的。
不过不要紧,就方明华帮忙改稿这件事,就可以在出版的时候大书特书,非常好的噱头啊。
尚爱兰又感谢一番,装好书稿带着女儿就要离开,方明华突然说了句。
“尚老师,有些话我想说说。”
“您请讲。”
“你的女儿确实有一定的才气,但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写作,而是学习知识以及像她这样的孩子一样玩耍,如果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全部都是坐在书桌前写字度过,那对她将来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而又可怕的事。”
“《伤仲永》那篇古文我想你早就读过,我也不想多说,你好自为之。”
尚爱兰听了脸色变了变,过了下才挤出一句话:“谢谢你的忠告,我会认真考虑的。”
三个月后,这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作者写的感言中,蒋芳舟详细描述了在西京城拜访作家明华,明华对她的指点,言语中充满感激。
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