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传教之人倒还收敛,表面上不打白莲教的名头,私底下传教之事也是有所顾忌,更重要的就是数量太多,朝廷想要禁绝也不可能。
朱允熥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句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限的,这可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朝廷这边没有一条红线,如果有了这条红线的话,事情也就好解决了。
不过朱元璋说的也不错,汉中的事情要是解决不好的话,接下来麻烦不断,仗好打难的就是接下来怎么安置!
他看着地图,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这些人既然加入白莲教,说句不好听的话,对于朝廷可以说没有什么信任感,回去之后说不定会继续跟着白莲教闹事。
而且这件事情说不定还有当地官员的参与,要不然的话,事情怎么可能闹得这么大,就像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差不多。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便马上召来六部官员,以及都察院的周新还有方孝孺等人一同来商议此事。
这些人到了之后一看这么大的阵仗,就知道有大事要谈。
朱允熥看了他们一眼之后,淡淡的开口说道。
“如今汉中白莲教起义闹出这么大的声势,我想问一句,当地的官府难道真的不知情?还是说有人知情不报坐看事情闹大?”
如今兵部尚书,齐泰不在,出席会议的是兵部侍郎杨士奇,这件事情跟兵事相关,他自然是难辞其咎,于是当下出列便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现如今根据下面的奏报,似乎与当地的官员关联并不大,不过他们也负有失察之罪!”
这话说的非常有意思,给自己留足了余地,同时也表明了兵部的态度,那就是某种程度上保持中立,不会给那些官员们擦屁股。
反正下面这些消息都是他们报上来的,究竟这些消息里面有多少水分,到时候就看上面查到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他们兵部不担这个责任。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轻轻的摇了摇头。
“出了事情一个个推得干净,好像这些事情跟你们都没关系一样,那我就不清楚了,如果这些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他们还会跟这些白莲教闹事吗?说白了还是官员治理地方不利,以至于百姓们心生怨言,冤仇不伸,因此才会聚众作乱!”
这打击面就有些太大了,在场的六部官员谁也逃不掉,眼看着皇帝这是准备把事情闹大的节奏,吏部尚书张紞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汉中之乱,那是因为白莲教秘密结社才会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当地官员或许有错,这需要查明之后才能够定起罪名。现如今前方正在评判,若是此时再清查官员恐怕有些不妥,不妨等上一等前方评定之后,再派专人前去清查!”
户部尚书夏原吉也连忙说道。
“正是此理,现在前方正在用兵,万一后方不稳,粮草不济,恐怕大好的局势也会毁于一旦,还请陛下三思。”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很明显他们都不支持这个时候扩大打击面。
朱允熥端起茶来喝了一口,然后扫视众人,态度缓和许多。
“我也不是要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事情,只是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了,方学士前段时间你们讨论大同社会之事,可有了什么结果吗?”
方孝孺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转换了话题当下赶紧出列说道。
“倒是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想要执行的话难度还颇大,臣已经做了整理,还请陛下预览。”
而朱允熥连看都没有看,接着开口说道。
“当官也总要有个志向才成,要不然的话人浮于事,将来出了什么事情总能找到借口为自己开脱,今天是汉中出事,明天难不成要等到其他地方也出事?不要出了什么事情你们就开始给下面的人遮风挡雨,这风雨你们遮不住也挡不下来。”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等到这风雨打到了我的身上,那就是人头滚滚的时候,百姓们要的多简单,不过就是吃饱穿暖而已,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京城百姓为什么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你们就不会仔细想一想,什么事情都等着我去做?”
平时他这个皇帝说什么事情那都是谋定而后动,很少这样当众发怒,现在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倒是王叔英反应很快,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前段时间皇帝会找他跟方小如过来商讨大同社会之事,看起来是准备给这些官员们定个目标。
大家都是读书人,这个目标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家都能接受,更重要的就是皇帝好像想要的更多,于是他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前段时间提出大同社会之事,这也是圣人的志向,现如今大多数官员的确有人浮于事的事情出现,陛下是想要让这些官员们以此为目标,以正官身吗?”
终于有人说到了点子上,朱允熥这时候则是叹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皇爷爷在的时候虽然说地方上偶尔闹些乱子,那也就罢了,可是如今朝廷北征草原,南平倭寇,怎么说也算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汉中闹出这样的乱子来,难道是我治国无方?”
话音落下之后,大殿里面落针可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话,这事情来的的确太过于突然,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准备。
只是现在皇帝拿着这件事情揪着不放,很明显是别有所图,只是图的是什么?难道是跟刚才王叔英所说的话有关?
想到了这里几位官员脸上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了,圣人书上说的东西有的话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可不是用来做的,难不成皇帝当真了?
朱允熥看他们都不说话,这时候继续说道。
“难不成你们觉得圣人所说的大同社会无法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