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1章,即将结束的任期与蒸汽先声
    长安城,丞相府。

    身为此次漠北大战的大后方,整个丞相府的几百名汉吏异常忙碌,他们拿着各地传来的书信进进出出。

    丞相周章看向自己的长史周苛道:“现在九原郡,雁门郡,辽东郡三地囤积的粮草情况如何?”

    周苛道:“九原郡已囤积500万石粮食,长安至九原郡的轨道每个月还可以运输50万石粮食,在十二月前,还可以运输300万石粮食去九原郡。”

    “但太仆来报,说轨道上的马车太多了,而且全部都是满负荷的马车,木轨消耗的速度变快,木轨经常出现脱轨事件,请朝廷加派轨道工匠维修。”

    现在长安到九原郡的轨道马车已经排成长龙了,每天都有上千辆轨道马车从长安出发,每辆轨道马车都是满负荷,运输重量达到4000斤,这就导致木轨消耗极快,经常出现轨道马车压烂木轨的情况。

    周章道:“命令少府派遣工匠,上郡太守征召民夫交给太仆管理。”

    “诺!”周章身边的汉吏马上传达周章的命令。

    周苛继续说道:“雁门郡囤积的粮食已经超过了400万石,因为朝廷以百钱收购粮食,中原各地商贾都往雁门郡运输粮食,每个月可以增加100万石的粮食供应。”

    九原郡因为有轨道,粮食干脆就蓝田粮仓运输到九原郡。而雁门方向,按照原本计划是从九原郡转运粮草,但现在战事提前,大汉朝廷只得利用民间的力量运输粮草。

    此时中原粮食价格大致在30钱上下,而大汉朝廷在雁门郡以百钱一石收购粮草,有三倍利润,中原的各路行商拼命向雁门郡运输粮草,雁门郡每个月都能囤积上百万石的粮食,极大加快了战争储备。

    中原的百姓也是喜笑颜开,这两年粮食的价格一直下降,今年终于上升了一会,达到40钱一石,要是这個价格能抗到秋收,他们能多赚上千钱。

    周章道:“告诉雁门郡太守郦商,雁门屯粮到达1000万石停止收购。”

    “诺”

    周苛继续道:“镇海将军彭越,已从中原运输了300万石粮草到吕国,但吕国公请求朝廷运输10万匹羊毛布到吕国,说用羊毛布来收买雇佣北方的野人。”

    10万匹羊毛布值8000万钱,对于开支已经超过百万金的漠北大战可谓是九牛一毛,要真对大战有利,这点羊毛布周章是舍得花的。

    周章马上道:“命令广阳郡调拨10万匹羊毛布到吕国。”

    周苛继续道:“辽东都护府铁甲不足,求朝廷调拨三万套铁甲,战刀长矛10万件。”

    辽东都护府是大汉实力较弱的一个都护府,因为处于汉匈战场的二线,主力都是大汉的诸侯军队,整个辽东的诸侯分成三批,带领士兵来服从他们对大汉的封建军事义务。所以不管是军费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他们自己出的。

    平时辽东都护府打一些辽东林子里的野人,从大汉购买淘汰的二手皮甲武器就足够了,但这次进攻匈奴人,战争的烈度必定会比打野人强,所以吕臣想要提升自己手中军队的实力。

    周章道:“命令镇海将军调拨广阳,巨鹿,临淄三地武库的武器装备到辽东都护府。”

    “诺!”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汉吏来到周章身边道:“丞相,杜阳县主簿去票据交易所,以长安到杜阳轨道二十年经营权招募资金,成立轨道运营商社,据说已经有不少商贾入股,现在募集到的资金超过了500万钱。”

    周章立刻严肃起来了,他本想要斥责这样的行为,为了打这场漠北大战,大汉已经停止很多工程项目了,杜阳县现在的做法是在逆朝廷的政策而动。

    但他听到杜阳县主簿,半天就筹集到500万钱,内心也是极其惊讶的,没想到大汉的商贾对耗费巨大的轨道也感兴趣。

    要知道轨道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都极其高,就说这次长安到九原郡的轨道,每个月能运输50万石的粮仓,却用了不到两千人,而要是没有轨道,2万人都未必能完成这个任务,说轨道是军国利器也不为过。

    但因为高昂的价格,连朝廷也难以承受,很难大规模的普及。

    现在用民间的钱来给朝廷做事情,要是能在整个大汉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那么大汉的军队可以在半个月内,到达大汉任何一处国土上。

    这对朝廷来说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当年暴秦的军队能快速抵挡陈郡,他们的起义还能如此成功?

    只怕都不好说。

    轨道网络对大汉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哪怕付出20年的经营权对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

    想了想周章道:“命令廷尉吴广派遣法曹监,督轨道运营商社的运营情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朝廷汇报。”

    “诺!”

    周章想了半天叹息道:“可惜了,这种方式出现的太晚了。”

    按照当初他和天子的约定,他这个丞相坐到汉历10年就该退位让贤了。

    他虽然不舍,毕竟这个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子又如此放权,大汉的小事务他可以一言决断。大事务天子也会尊重他的意见,整个大汉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他有什么舍得从这个位置离开!

    但他也明白到时候不离开也不行了,不然影响他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毕竟天子再信任他,也是有限度的,他一直眷留丞相之位,必定会引起天子的猜忌。

    二就是他一直眷留在丞相之位上,会堵住一大批人的上进之路。大汉的三公九卿,年纪普遍不大,大部分处于年富力强的状态当中,他们上进之心极其强烈,他们也想宰执天下。

    但大汉的上层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退下自然就没有人上。

    当初已经说好丞相最多担任两届,现在大汉的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只怕有不少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上位,他要不走,就堵住后来人的位置了。

    到时候朝廷的九卿,地方上的大员的都会埋怨他,他会沦落到千夫所指的程度了。

    “此时发动漠北大战也好,就以这场大战为某的丞相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长安城钢铁厂。

    说是长安钢铁厂,其实钢铁厂已经被迁移到霸上,毕竟修建高炉之后,钢铁的产能虽然几十倍增加,但污染也是几十倍增加,高炉冒的黑烟可谓是遮天蔽日,极大的污染了长安城的环境。钢铁厂已经不适合安置在长安城这种人口稠密的地方。

    大汉朝廷只能在霸上选址,重新建立一座新式的钢铁厂,现在钢铁厂有5座高炉,每座高炉一次可炼铁10万斤,长安钢铁厂一年炼铁的数量上亿斤,有上万钢铁工人在此工作,与钢铁厂配套的百姓多达两三万,钢铁厂的到来,让这里出现了一座新兴的钢铁城市。

    天子的到来让整个钢铁厂工匠都极其兴奋。

    “陛下,这是我大汉最好的高炉,一次可炼铁10万余斤,因为使用了预热式增温技术,只要一天时间就可以炼出一炉铁。”钢铁厂大匠杜阳自豪道。

    “预热增温技术?”徐凡还有点不懂。

    杜阳道:“以前的钢铁厂,都是吹冷风进高炉,焦炭好不容易提升的温度,又被这些冷风吹低了。某就想能不能提前把这些风加热,把热风吹进去,这样的话高炉的温度就不会降低,于是高炉改进了一个增温室,这一改进的效果非常好,以前需要三日时间才能融化铁矿,而现在只需要一日时间,炼钢的效率提升了三倍。”

    “彩!”徐凡鼓掌道,果然要改进技术,还是要靠这些一线的生产者。

    徐凡道:“钢铁厂应该奖励杜大匠。”

    陈锤道:“已经奖励了杜大匠一套房子和10万钱。”

    徐凡握着杜阳的手道:“像杜大匠的人才才是我大汉最宝贵的财富,你们钢铁厂一定要重用杜大匠。”

    陈锤道:“诺”

    而后徐凡来此视察新式的轨道,此时在钢铁厂的露天仓库当中,有两段实验轨道,一段是铁包木的轨道,一段是全铁轨道,两个实验轨道都做成20丈长的圆形轨道。

    陈锤对徐凡汇报道:“铁包木的轨道能承受上万斤的货物轨道马车,而且速度更快,唯一的缺陷就是轨道的价格一里轨道要增加5万钱的价格,但好处觉得耐用性提升了一倍以上。”

    而后陈锤指着铁轨道:“这种轨道哪怕是轨道马车被压垮了,铁轨也不会垮,而且维护的花费也极其少。”

    徐凡摇头笑道:“你怎么不说铁轨的价格?”

    陈锤无奈道:“双线轨道,每里要800万钱。”

    徐凡对此不意外,这个价格其实算不上高,但也只能是财富爆炸增长的工业化社会才能承受。封建时代想要建设铁轨,那是比建设万里长城更加困难的奇观。徐凡不想把大汉宝贵的资金用在堆奇观上,发展生产力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铁轨就在钢铁厂内部用吧,用铁包木的轨道逐步取代现在的木轨,至于铁轨,什么时候你们能弄出炼制100万斤铁的高炉,什么时候铁路就可以修建。”

    视察完新式轨道之后,徐凡又来到钢铁厂不远的一个实验室当中,他今天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这里。

    从大汉在长安定都,他就召集整个墨家最精英的人才,大秦少府当中最精英的工匠汇集于此,召集这么多高精尖人才,就是为了制造出这个世界第一台蒸汽机。

    说句实在话,徐凡来到这个世界来,发明创造信手拈来(山寨技术),水利纺纱车被他弄出来,高炉被他弄出来的,现在大汉最先进的高炉甚至不输给19世纪的高炉。水泥,火药,玻璃等早期穿越三件套都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制作出来。

    这些发明给徐凡极大信心,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大发明家,蒸汽机也会是这样手到擒来,结果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了。

    让徐凡明白,有些东西只道原理是可以弄出来的,但有的东西不是你说原理就可以弄出来的,

    蒸汽机就不是徐凡说原理就可以弄出来的东西,他现在很后悔自己是文科生,他听过蒸汽机,也知道蒸汽机通过活塞做工,甚至还在电脑上看过蒸汽机如何做功,但他只能画一个丑陋的活塞图。

    对,这就是他对蒸汽机的全部了解。

    墨家学者靠着徐凡知道的这点东西研究了5年时间,终于出了一点成果。

    墨者杨雄看到徐凡激动道:“陛下,五年时间我等终于出点成果了。”

    不怪杨雄如此激动,这五年时间天子投入了上亿钱,只要天子在长安城,每隔一个月都会来他们这里一趟视察。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出什么成果,感觉十分愧对天子。反而是天子一直在鼓舞他们,并且投入更多的钱财。(其实是徐反愧疚给他们的,提示太少了。)

    而今天他们终于弄出天子说的蒸汽机了,他们心底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徐凡来到杨雄他们弄的蒸汽机面前。

    这台蒸汽机极其丑陋,有一个巨大的锅炉,还有一个巨大的飞轮。倒是有的像原始的蒸汽机,最让徐凡囧的是,这台机器还真有几分像他自己画的一样,所以这机器丑陋还有自己的一半责任。

    “把蒸汽机开动起来。”当然现在徐凡没有精力管他是不是丑陋,他只要这个机器能开动起来。

    杨雄把徐凡拉远道:“这个机器还有些危险,陛下先去安全的地方。”

    他们研究蒸汽机,蒸汽泄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连锅炉都爆炸过两次,死了一个墨者伤了三个工匠。

    当然这没有阻止墨者继续研究蒸汽机的决心,但杨雄可不敢让天子如此近距离靠近蒸汽机。要是天子出现意外他就万死莫赎。

    杨雄把天子带到一个有墙抵挡的安全地带之后,一个墨者开始点燃机器内的煤炭,而后另外一个墨者用人力鼓风机把煤炭烧的通红。

    这幕看到徐凡囧囧有神,蒸汽机本来是应该用来替代人力的,结果这台蒸汽机启动反而需要人力来煽风。这算是半人力半蒸汽化?

    煤炭很快被烧的通红,等了半天蒸汽机锅炉当中的水开始冒蒸汽,很快蒸汽机就缓慢启动,活塞带动曲杆动,曲杆带动飞轮转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徐凡看到这幕鼓掌道:“你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今天这一幕必定会载入史册,以后的历史必定会划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前蒸汽时代,一个是蒸汽时代,或者是工业时代。”

    杨雄惭愧道:“某等还没有想到这机器是用处,天子这夸奖过了。”

    他们觉得天子太看重这台机器了,这机器真有如此夸张?

    徐凡道:“一点也不夸张,你们不懂这台机器内部蕴含的能量。”

    “你们看这个转动的轮子是不是可以替代风力,可以用在矿产抽水机上。”

    只要挖矿就必定会遇到地下水问题,徐凡了解到这个问题之后,弄出一套抽水系统,就是把承压井和风车相连,用这套系统日夜不停的抽水到地面,但缺点就是效率低,没有风的时候还是要靠人力来抽水。

    杨雄点头道:“这套蒸汽机倒是非常适合煤炭场,连燃料都不用购买了。”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你们弄几台蒸汽机到矿场,听取这些人的意见,再加以改进。”

    “诺”

    徐凡继续说道:“还不止于此,这台蒸汽机既然可以抽矿产的水,那么就可以抽河道的水,很多水渠到不了的地方可以用蒸汽机来灌溉,大汉的水浇地就可以成倍增加了。”

    但杨雄却小声说道:“陛下您说的这些风车也可以做得到,只是效率差一点,但风车最多只要5000钱,而这台蒸汽机却花费了上亿钱,即便不算这些,一台蒸汽机的成本也不会低于5万钱,而且最关键蒸汽机还不成熟,经常会出现漏气的事情,而风车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即便是坏了,风车村民会修,而全天下会修蒸汽机的人全部在这里了。”

    徐凡再次囧到了,他弄出承压井这种抽水机器,反而影响到蒸汽机的发展了。

    徐凡道:“蒸汽机还没有弄来织布,水利纺纱车,纺织机限制太大了,尤其是冬季结冰,就用不了水利,但蒸汽机却可以一年四季都使用。”

    杨雄继续尴尬道:“蒸汽机的力量太小了,带不动纺纱车,而且蒸汽机的稳定性也很成问题。”

    “哧哧哧哧!”不知道什么地方破了,顿时大量的蒸汽冒出来。

    这个时候一个墨子马上打开一个气阀“哧哧哧哧!”

    更大的一股蒸汽冒出来。

    另外一个墨子把锅炉当中的煤炭铲出来。

    杨雄无奈道:“您看,才运行这点时间就出现问题了。”

    徐凡却笑道:“已经很好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是最难的,现在蒸汽机的实物已经摆在正的面前了,伱们要做的就是修修补补,让蒸汽机变得更加耐用,让故障变得更加少,让他的力气变得更加大。”

    “到时候这台小机器就可以取代大汉境内无数的水车,无数的风车,想想看矿场用上蒸汽机,就不用再担心地下水的问题,农田用上蒸汽机,我大汉的水浇地能增加两三倍,再也不用修昂贵的水渠。纺织厂用上蒸汽机代替水利,一年四季都可以高效的纺织布匹。”

    “将会给整个天下带来极其高效的生产力,整个天下生产财富的能力将会从一变成十,到时候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财富是以前的十倍,大同世界就离我们更近一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