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帆船是用核桃木雕的,非常的漂亮。
这是袁端雕的,和一般雕工不一样,他更讲实用性,好像这船放到海里就能远航,很有气势。
所以,虽然是一帆风顺,但并非奔着这个寓意,更像是照着卫王出洋的船雕的。卫王那个船大,这缩小一下也很有意思。
小皇子在遍地的物品里一眼就看上了帆船,他抱着小船流着口水直笑。
皇帝扶着儿子,很不甘心,又把宝玺挪到他跟前,哄儿子:“这个喜欢不?”
符宝郎在一边小心的看着,就算皇帝能给小皇子玩,也是他的职责。
小皇子弯腰,一只手还抓着帆船,一只手费劲的抓起宝玺,塞给符宝郎:“啊!”快拿走。
符宝郎看皇帝。小皇子给谁都有问题,给他倒是没问题。
皇帝放弃了宝玺,又拿一卷竹简过来,帮儿子拿着。
小皇子一只手不肯放开帆船,一只手将竹简推给皇帝,流着口水十分大方的说道:“给爹爹。”
蒙惠妃在一边直笑,小主子干得漂亮。
皇帝干脆瞅着一地的东西哄儿子玩,又拿起一张宝雕弓给儿子。
小皇子极其孝顺,推给皇帝,说的更清晰:“给爹爹。”
皇帝拿个算盘来。
孝顺儿子这次看上了娘亲,一只手还抓着帆船,一只手抓着算盘,摇摇晃晃的走向娘亲。
皇帝扶着儿子走,一边直笑。
小皇子顺利的走到娘亲跟前,软乎乎的说道:“给娘娘。”
皇帝看着筱筱说道:“辛苦了。”
蒙惠妃不敢当,儿子大概是看她用算盘算过账。虽然有些事不用自己管,但蒙惠妃打得一手好算盘,没事了就自己算一算,自己有数了,就不容易被人糊弄。宫里的人都精的很,稍不留神就搞出事儿。做主子就和皇帝一样,你看的紧他就老实一点。
小皇子真心孝顺,抱着娘亲亲亲。
蒙惠妃哄儿子:“这船要娘亲帮你拿吗?”
小皇子看看娘亲,笑着婉拒,扭头看向亲舅,激动的喊:“舅舅!”快来!
蒙旦无语。小皇子真惦记出洋,连船都知道了。
宁王、吴王等都有些无语,皇太子,适合出洋吗?或者这么聪明的小皇子以后能搞出什么来?总觉得以后少不了鸡飞狗跳了。
宁王、吴王是不会拦着小皇子,但有人不愿啊,这会儿就在都下上蹿下跳的,想让皇帝知道。
那些东西,宁王很不屑,一点正事都干不了。
皇帝玩够了,下旨:“恩科取士再加百人,再开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等,每科各取六十人上下。”
蒙旦恍然大悟,没为小皇子大赦,这也算是恩科了。
不过,这绝不是为讨好那些胡说八道的,这是真正为大齐培养一批人才。
皇帝又补充一道旨意:“失德者,轻则弃用,重则革除功名,不法者由有司惩处。”
蒙旦就说嘛,皇帝养了一批人,只要去看看哪些在胡说八道,就是失德。这都不用费心,他们都成群结队,大声嚷嚷,就想让人知道。
以为人多势众?法不责众?他们才多少人?除掉他们,天下能用的人多得是。
皇帝宣布,开始吃席。
今天正月初八,又是小皇子生日,以高兴喜气为主,晦气的东西少说。
小皇子就非常开心,有好多东西他能吃了,这桌吃了去那桌,简直是雨露均沾。
申国长公主看笑了,小皇子一个就够喜气了。他和小叔熟,又要招呼小舅,又要兼顾老舅公,忙啊,完了又惦记外祖母,还有姑母。
申国长公主拉着小皇子说道:“你是春天里最忙的那个。”
皇帝直笑。看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实在是有意思。
申国长公主和皇帝说道:“是不是终于有儿子能独当一面了那种感觉?”
皇帝笑道:“现在路都走不稳,等明年就能独当一面了。”
卫王说风凉话:“后年就该跑了,几个大人围追堵截都抓不住人。”
皇帝大笑,想想那样子就好笑:“元妙小时候没那么皮。抓十四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皇帝觉得自己最圣明!元妙小的时候被刘氏天天管着,像什么样子?现在正好和十四一块玩。
卫王激动的站起来喊:“孤要回卫国。”
皇帝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是不是觉得朕现在抓不住你?十四,快抓你皇叔。”
小皇子正让南康侯夫人伺候着,美滋滋的看热闹。
宁王开玩笑:“陛下不怕他们叔侄一块跑了?这下就真没人能抓住了。”
皇帝有法宝,和宁王透露:“十四孝顺,现在顶多两天不见娘亲了就要去见,他跑不远。”
蒙惠妃坐在一边直笑。因为是家宴,男左女右,中间不设帘子。搞家宴就是这点好,一家人坐在一块能说说话。虽然皇室坐在一块未必能好好说话。
但今天没把皇室的人都请了,后宫都没到齐。皇帝这个家宴完全是为小皇子考虑的,别的就像不是一家人。虽然对后宫也有赏赐什么的。
蒙惠妃觉得这就挺好,人少一点,屁/事少。要不然根本就没法好好吃饭。
后宫对小皇子的态度算不上好,就算不敢明着害人,但各种手段也多得是。皇帝还在保护小皇子,蒙惠妃很感激。
小皇子开心的很,让仇老太太抱够了,又由小太监扶着走回到皇叔跟前。
卫王现在心情很复杂,皇帝大有非要将他们绑到一块的意思。卫王就是伺候小主子。
小皇子坐在皇叔怀里开心啊,和皇叔聊天。
卫王属于陪聊。
皇帝看的很开心,和老舅说道:“朕能听懂一点,没想到元妙都知道。”
老国舅心想没让他带孩子就好,他是听不懂的,觉得卫王是真厉害。
这叔侄聊天,大有越聊越浓的意思。
皇帝吃醋了,问惠妃:“筱筱能听懂十四在说什么吗?”
蒙惠妃恭敬的应道:“他现在基本上是不知道的,皇叔在哄他。”
皇帝点头,元妙说话他能听懂,但儿子问的他不懂,估计是自己都没搞懂,大概要两三岁,那时候问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