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12 初步成功的中医馆
    下午两点半左右,陈瑾回到了城南区的工作单位仁泽堂中医诊所。

    早已约好的子浩妈妈带着程子浩小宝宝已经在她的诊室里等候了。

    仁泽堂的第一诊室内,老板贺敬松坐在诊桌的电脑前,翘着二郎腿玩着手机。

    贺敬松不过三十五六岁年纪,中等个子,身材偏胖,圆脸白白净净的,一副缺乏运动常年不见阳光的样子,那肤色不知羡煞多少女孩子。

    他本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修的泌尿科方向,毕业后完全西化,在某家综合医院的泌尿科工作了八九年。前年不知是因为对西医的失望还是由于政策大力支持中医发展,他忽然辞职转型,回到家乡开起了中医馆。

    他的病人也不多,一天少的时候有七八个,多的时候能有十几个。不过这一年多,仁泽堂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已经成功度过了投资阶段和收支持平阶段,在今年夏季正式进入了盈利阶段。

    这对于小规模的医疗机构来说,算是比较成功的了。有很多新开的中医馆,由于各种原因,开业两年多还在亏本赔钱。除非有高人指点大破大立,否则很难再扭转局面形成良性循环,越往后越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最后陷入困局。

    许承跃和陈瑾有着将来自己开国医堂的理想。

    这也是陈瑾当初为何选择一家新开业的诊所,为何到偏远的城南区工作的主要原因。

    对于仁泽堂的成功,陈瑾总结了几点:

    第一,商铺装修和租金的投资相对较低。

    诊所的占地面积不过一百平方米左右,格局上除了候诊厅就只有两个诊室、一个理疗室、一个药房、一个煎药区。

    装修上都只做了普通装修,没有选择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复古国医堂风格。

    而且城南区属于郊区,又被称为南部山区,房价远低于市中区,这就大幅度降低了装修成本和店面租金成本。

    第二,员工的薪资成本不高。

    仁泽堂的员工只有三个,除了陈瑾,药房有两个调剂师刘宁宁和徐菲,其中以刘宁宁为主,负责调剂和收银。

    刘宁宁和陈瑾年纪相仿,长得比陈瑾略高略壮实些,是中药学专业毕业的,去年报考了执业药师,只通过了一门,今年冬天将接着考剩下三门。

    徐菲年纪大些,三十岁左右,不是医药相关专业人员,所以只是辅助刘宁宁调剂,并且负责煎药和打扫卫生等杂活。

    医疗方面的主力是老板贺敬松自己,这就免去了高薪聘请专家教授的费用。

    整个医馆给人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先做好,再做大,没有一开始就贪多托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资金链紧张的几率,促使盈利阶段的提前到来,在开业一年左右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第三,病人资源充足。

    城南区没什么有名气的中医,离市里又比较远,一般人没有大毛病没必要跑一趟市里到省中医、市中医、省立医院等大医院看病,所以并不缺病号资源。

    第四,服务态度好,且疗效还不错。

    由于是给自己干活,贺敬松看病很是用心,借着曾经的那点中医基础,加上临床多年的医患沟通技术,很快掌握了些中医的看病技巧。不管效果好不好,方子开出去中药卖出去再说,然后再来个定期回访——

    疗效好的得乘胜追击,让病人趁热打铁接着吃药,一鼓作气把病根治;疗效不好的,得传达足够的重视和关怀之情,让病人都不好意思不回来复诊,然后说服病人继续接受治疗……

    而且为了提高医术,贺敬松买了很多可以快速提高中医医术的书籍。虽然被西化多年,连续不断孜孜不倦地重新学习中医知识,让他的临床疗效虽然不太理想,却也在日益提高。

    这个中医馆初步成功的案例,是很值得借鉴的。

    目睹了一个中医馆从起步到初步成功,这些经验总结也是陈瑾这一年里最大的收获之一。

    只是这时候的她,还是一个挺天真挺单纯的小青年中医,还看不到非常重要的第五点——有相关人脉资源,打点关系有门路。

    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做好了不仅能减少相关部门的关注,免去了起步阶段的诸多麻烦,甚至可以早一步得到一些检查的通知,提前做好应检准备。

    每年初夏、中秋和春节,贺敬松送出去的大樱桃、高档月饼礼盒和烟酒茶叶等的具体数量,不是陈瑾这些员工可以了解到的……

    仁泽堂的第二诊室是陈瑾的办公地点,比贺敬松的诊室略小些,只有一张诊桌和一张理疗床,没有配置电脑。目前她主要在这儿做小儿推拿,至于针刺、艾灸、拔罐等则多在理疗室中进行。

    工作一年多,虽然日诊十人的小目标没能达到,但集腋成裘,病号群正在稳健扩大,自己的医术也慢慢提高,这是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得到的进步。

    进了仁泽堂的大门,陈瑾就先和一诊室的老板贺敬松打了个招呼:“贺主任下午好啊!”

    贺敬松性格温和,平时对员工很亲和,没什么架子,一开始就经常将“上班时间大家就是同事”“别把我当老板”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后来大家和他说话也就比较轻松随意了。

    看到陈瑾出现,贺敬松并不觉意外,因为程子浩母子在二诊室候诊,他已经知道陈瑾下午回来的事。

    他抬了抬头,露出惯有的颇具亲和力的微笑,说道:“小陈提前回归岗位啦?不错不错。医师考试考得怎么样?”

    “还行,应该能通过。”陈瑾自信地说道。

    “能一次通过,很厉害嘛,比小刘强。”贺敬松随口赞了一句,接着说道:“程子浩来了,去看看吧!忙完再过来坐坐。”

    “好的主任!”陈瑾不多说,转身前往二诊室,路过药房时和刘宁宁、徐菲匆匆招呼了一声。

    “小陈大夫回来啦!”陈瑾进入二诊室后,子浩妈妈欣喜地抱着程子浩站起来打了个招呼。

    她穿着一条显瘦遮肚的黄色小碎花连衣裙,中等身材,圆脸淡妆,长发盘在脑后用一个橘红色的波浪形鲨鱼夹固定,旁边是遛娃神器——一辆可折叠的坐式四轮婴儿推车。

    “回来啦!坐吧,我先给宝宝看看。”陈瑾放下书包,匆忙穿上白大褂,挤了点免洗手消毒液,搓了搓手,同时注意着程子浩的表现——

    两个鼻孔挂着稀溜的鼻水,但不多,有点儿呼吸不畅,应该是鼻塞引起的,没有听到咳嗽,也没有烦躁或精神不振……

    八个多月的小宝宝,已经会坐会爬,但是一点儿都不老实,小身躯在妈妈的怀里扭来扭去,一会儿望着东边,一会儿望向西边,双腿一蹬一蹬的,似乎想要站起来……

    陈瑾摸了摸程子浩的头,摸了摸他的手,看了看他的面色和指纹。

    没有发热迹象,指纹淡红隐隐,是个很轻的外感风寒证,连感冒都算不上,属于可治可不治的情况。

    “宝宝没事,放心吧。”陈瑾说道。看着子浩妈妈依旧有点担忧的表情,陈瑾觉得自己应该对宝宝的情况更加重视些。

    “要不推两天?”陈瑾接着说道。

    “行!”子浩妈妈舒展眉头露出了笑容。

    看到她的表情变化,陈瑾猜想如果今天自己不给子浩推拿,子浩妈妈可能就要到一些推拿馆去给宝宝做推拿了。

    幸好没说“喝点葱姜水就行”这些看似很敷衍却很实在的大实话。要不然这小患者很快就会变成别人的顾客。

    在我这儿治疗,好好推个一次两次,宝宝好了,宝妈放心,一举两得,还花不了几个钱。到了别处,万一被人忽悠住就要任人宰割了……陈瑾心里这么想。

    对于一些可治可不治的情况,只要患者或患者家属有治疗的意向,她都会很乐意顺从他们的意愿。

    陈瑾让子浩妈妈将子浩放到理疗床上平躺着,让他别乱动。她抹了些推拿专用的凡士林到子浩的额头上,随后开始推拿治疗,疏风解表通鼻窍。

    陈瑾先在子浩的头面部做外感表证最常用的解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0次。

    随后右手食指和中指指端在子浩两鼻孔下缘揉了大约100次。这是个通鼻窍的手法,名曰“黄蜂入洞”。

    她接着让子浩妈妈将子浩抱在怀里,开始推手部穴位:清肺经,推三关,揉二扇门等。

    最后拿肩井收功。

    拿完肩井,只见子浩额头微微见汗,大功告成。

    整个推拿过程还算顺利。子浩不是很配合,全程扭动着躯体,拍手蹬腿,想要挣脱束缚自由玩耍。好在八个多月的孩子已经开始认人,之前陈瑾就给他推过几次,所以他对陈瑾的触摸没有抗拒,也没有哭闹。

    “浩浩,快谢谢阿姨……”眼看着子浩鼻子通了,本来就不多的鼻水,擦掉后就没再流出来,子浩妈妈非常满意。

    小子浩只手舞足蹈“咿呜呀嗯嗯”了一番,子浩妈妈就抱着他心情愉快走到诊室外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