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全部章节 第74章 功成名就(大结局)
    “如此甚好。”赵佶慨然点头。

    见端王同意了,段正明非常高兴,“请恕在下虑事不周,此来路途遥遥,带上合奏舞伎诸多不便,不妨就让此伶独舞独唱吧。”

    段正明的意思就是没有伴奏,也没有伴舞,端王府当然独家乐队和歌舞队,但是明知道他们配合演不成,这些事先上官风已经安排好了,现在段正明他们一切按剧情进展。

    “嗯好说好说。”

    其实赵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这个男伶官了,刚才礼单上这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男伶官尤其是大理的男伶官他还是第一次见,没有伴奏和伴舞的歌舞尤其是云南大理的歌舞他还真没有欣赏过。

    因此段正明怎么安排他怎么点头。

    “来呀准备。”段正明兴冲冲道。

    外面的人早就准备好了,捧着演出服进来几个,上官风起身,他们帮着上官风很快就换好了衣服。

    这一身大红色的长袍质量绝对上乘,纯绸缎做底,明丝暗走,光彩照人,设计得体,其实就是能工巧匠为上官风特地量身定做的。

    要知道为了这一衣服,花了段家一百两银子呢。

    如果只看背面不看假脸面具,上官风现在焉然变成了一个身材窈窕的小歌伎,小巧玲珑的那种,赵佶看背影觉得有几分遗憾,如此小伶官,缘何生了一副其丑无比之相,岂不是暴殄天物吗?

    此时上官风一抖长长的袍袖,迈着小碎步步,翩翩入场,到了场地中央,面对端王他们,上官风先微微一躲,然后开始旋转,再然后蹿蹦跳跃,闪展腾挪,空中劈叉,时而像一只飞舞的红蝴蝶,时而又如奥运场中的红衣健儿的花样滑冰,时而又似一团闪动的火焰,芭蕾舞女,变幻莫测,令端王这些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样的舞蹈他们绝对是第一次看,就连段正明他们也觉得过瘾,上官风在客栈为他们那一次只是简单的排演,这是正式的演出,上官风精心准备了,那效果根本不一样。

    赵佶和高俅根本没见过这样的舞蹈,这就是云南大理的特色舞蹈?还真够特色的,太令人叫绝了!

    就是对段杨三兄弟来说,也是绝无仅有。

    就连在场负责伺候的仆从小厮此时眼也直了,这种稀罕他们根本就没见过,虽然不懂,但是还是会看热闹的。

    “好!精彩!”端王看到激动处率先抚掌喝彩。

    “太好了!”高俅是第二个鼓掌喝之人,他看得也非常入神。

    然后高俅身边的这些仆从以及段家哥俩还有杨天都跟着叫好鼓掌,这可不是简单的符合,而是发自肺腑之声。

    其实上官风这舞蹈就是对他来说就是低级的“武”,由于他的炼体境已经进行到了最末章节的残影神功部分,这意味着他的轻功提纵术现在达到了上乘境界,无人能比,因此上官风随便弄个小动作来糊弄这些人已经足够了。

    上官风觉得差不多了,时间长了怕引起他们的视觉疲劳,几分钟之后,上官风收住舞姿。

    此时端王带头已经站起来了,抚掌喝彩,其他人也包括高俅和云南大理来的三个皇室后裔,客厅里所有人也都跟着喊好,巴掌都拍红了,就差没有女生的尖叫声了。

    舞蹈完了,下面该一展歌喉了。

    上官风故意选择了清唱,因为上官风知道,再去谱曲对调哪来得及?另外由于生产力的局限性,他们的管弦乐技根本伴奏不了,因此干脆让段正明编了瞎话忽悠了端王。

    当然得选最拿手的,只要让赵佶高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比花金山银山都管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上官仍然先唱了这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上官风这一开口,端王立即就被吸引住了。

    此时最恰当的形容,就是方便的广告词:就是这个味儿!

    这是杨洪基老师的成名作,歌词取材于明朝大辞人杨慎的临江仙,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是上官风的是音质能达到杨洪基的九成,像极了朱之文,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音节舒缓,如闻天籁。

    而且这是赵佶第二次听这首歌了,自从数月之前在京城街头地摊上听了上官风的演唱,就再也没有人能喝这首了,这可是他朝思暮想的曲目之一呀!

    因此赵佶显得异常激动,眼睛瞪大贼,脑袋晃左右摇晃,看向高俅又看向众人,再看向上官风,他觉得这小伶官太象极了上官风,那嗓子那调子甚至截字喘气等细节的变化也简直一般无二。

    此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不止是端王,当然还有高俅。

    应该说高俅听上官风唱歌还要比端王听得多一些,因为上官风街头卖唱,高俅比端王去得早,他也觉得眼前这个伶官无论哪方面都跟上官风一般无二。

    此人模仿上官风如此之象?竟然惹得端王如此着迷?

    高俅那眼珠子不停地旋转起来,越打量,越觉得这个伶官像上官风,身高,个头,体形,唱歌的嗓音顿挫……

    第二首上官风唱的是《月满西楼》,这取词于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上官风模仿的是孙露版的,孙露那充满磁性的,略带忧伤的女声,再配上优雅的琴声,把这首词曲演艺的淋漓尽致,男声模仿女声,上官风的男中音带着孩童的稚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嗓音,耐人寻味,堪称千古之绝唱,人间之妙音。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端王赵佶喜欢听这首,这也是他数日之来“失恋”状态的原因,茶饭不思就想着高俅能早日把上官风找到,如今总算找到了感觉,听得他如痴如醉。

    李清照的词加上后世的曲谱,再配上上官风独特的演唱风格,赵佶有一种多年的宝贝失而复得的感觉。

    等赵佶听完了上官风的第二首歌,觉得他就是上官风第二!多日的奢望一旦得到满足,便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此时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高俅了,他也懂得歌舞,而且他跟端王一样,听这样的曲子也是绝无仅有过的,此时他心中念头一闪,难道此人是上官风?

    绝无可能,这个小贼现在逃跑还来不及呢,岂敢自投罗网?只不过他的年龄身材有点像上官风,演技酷似上官风而已。

    段正明一看端王正高兴,赶紧趁热打铁把这一次来的用意说了一遍。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端王已经料到了,但是他没想到竟然是这种事。

    “诸位放心好了,只管在小王的府中住着。我看他们哪个敢来王府捣乱,至于帮助诸位复国之事,滋事体大,容小王与皇兄商议之后再做定论。”

    “多谢王爷。”段正纯段正明阳天都非常高兴,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堂堂的端王府。谁敢来这里捣乱,就算是自明不凡的高龄也应该有几风忌惮吧。

    就这样上官风跟段家哥两个还有杨天,他们就在端王府中安定下来。端王给他们腾出一层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从这一天开始,上官风就陪着端王歌舞,有时候斗蛐蛐、斗鸡,还有的时候蹴鞠,高俅当然也参加了。

    而晚上上官风天天坚持练功,三年之后上官风已经突破了炼体境到达炼气境,武功修为突飞猛进。

    这期间他与高俅明争暗斗,让高俅丢尽了脸面,上官峰成为端王面前的红人,蹴鞠每当高俅参加的时候,上官风的蹴鞠技术比高俅更高,让他屡屡在端王面前出丑。

    高俅对上官风恨得咬牙切齿,就开始处处跟上官风过不去。有一次还直接动手了,这一动手才知道上官风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小伶官,而是一个武艺高强之人,就越发让他怀恨在心,竟然派人暗中刺杀上官风。刺杀虽然没有成功,却发现了上官风的蛛丝马迹。

    高俅得知上官风的真相之后,在端王面前搬弄是非。端王勃然大怒,要治上官风的欺瞒之罪。

    而此时由于皇上派端王督办开封府,查办西夏高手祸乱京城之案,惹恼了西夏大内高手。嚣张的西夏国师夜闯端王府,欲劫持端王而去。关键时刻上官风果断出手,将这些西夏高手捉拿归案。

    端王大喜,立即宣布上官风无罪反而有功。上官风得宠高俅气坏了,但又没有办法。

    哲宗皇帝病死,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朝中意见不一,新派与旧派,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关键时刻又是上官风力挽狂澜,把端王扶上了宝座,挫败了奸臣蔡京等人祸乱朝纲、卖主求荣的阴谋。

    端王继位,是为宋徽宗,加封功臣,年仅14岁的上官风成为枢秘院史,成为朝中第一个最年轻的一品大员,高俅成了太尉。善于见风使舵,顺风揭屁的蔡京、童贯等人仍然是朝中大员,大权在握。

    上官风居庙堂之高,当然得知宋徽宗和蔡京这些人是什么变的,整顿朝纲,惩治奸臣和权贵,此时得罪了大理高家,大理发难,兵临城下。宋徽宗派童贯和高俅出征。

    同时大理的第一高手带领一批皇宫大内搅闹中原,西夏勾结大辽也趁火打劫。宋军大败,朝堂之上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弄权,民怨沸腾,激起了宋江和方腊等人的起义,大宋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上官风开启了梁山之行和方腊之行,将这两股义军先后招安,为朝廷所用,然后又联合刚刚崛起的金国势力,逼迫大理高王退位,将忠于大宋的段家扶正,此时西夏政坛动荡,皇后兄妹二人争权夺势,小梁皇后杀了亲兄长梁乙辅,大辽国萧帝看到小梁皇后已无用处,西夏动荡,又派人毒死了西夏小梁皇后,扶殖新的西夏王掌权,但是新夏王继位之后,看清大辽王的狼子野心,为母报仇,毅然倒向了大宋,与大辽为敌,大辽国众叛亲离,最终亡国。

    上官风又联合西夏对大金用兵,最终灭了大金,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大宋王朝,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上官风功高震主,宋徽宗深感到了压力,主动让位给上官风。然而上官风以国师之位居之,为徽宗约法三章,肃清的朝中的奸臣乱党,教育他做个好皇帝。政清人和之后,上官风带着李师师、李清照还有大辽的南香公主等一批美女归隐山林……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