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初来贵宝地 后记三十二·八卦都传到尚书府了
    开幕式过后的第四天,突然要举办一场全体理学大会,原定当日举行的报告会取消顺延。

    临时大会主要邀请理科学者,文科学者若有兴趣也可参加。

    会议的主角,是那台天平!

    “六郎,该起床了。”

    大清早的,随从就跑来叫床。

    谢衍翻了个身,迷迷糊糊说:“让我再睡会儿。”

    随从只能默默退下。

    也不知睡了多久,随从又跑来提醒:“六郎,六郎……醒醒,快要赶不上大会了。”

    谢衍烦躁不已:“十分钟,再过十分钟来叫我!”

    四个随从一阵商议,也不再叫谢衍起床了,而是分出两人前往食堂买早餐。

    年轻人本来就嗜睡,谢衍昨天又太累了。

    从白天一直到晚上,无数学者、老师、学生,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交流。谢衍还没办法把人赶走,一连十多个小时都在说话,讲得喉咙冒烟一个劲儿喝水。

    直至凌晨,他临时住进的宿舍里,都还有几个学生赖着不走。

    “六郎,十分钟早过了,我们买回了包子和豆浆。”随从又来提醒。

    谢衍只能闭着眼睛起床,闭着眼睛穿衣服,梦游一般前往盥洗间。

    这些学生宿舍,每层楼只有一个盥洗间和厕所。学校内部有自建水塔,只在校内分时段供应自来水。

    洗漱完毕,谢衍总算清醒了些。

    时间已经不够了,他拎着豆浆和包子就往大礼堂跑,一路碰到许多学生朝他作揖问候。

    大礼堂内,临时大会早就开始了。

    皇家学会的副总会长吕概,正在详细介绍那台天平,并称:“昨日下午,我已紧急联系了工部。工部承诺,立即调遣一百个顶级工匠,制造出的天平优先拨给各地学会和太学。学者如果私人想要获得,须掏钱向工部订购……这个东西呢,是谢衍学士发明的。鉴于他没有申请专利,工部会给一笔钱作为奖励。我谨代表工部、学会和诸位学者,再次感谢谢衍学士做出的贡……贡献。”

    说到这里,吕概顿了一下,因为谢衍提着豆浆包子进来了。

    “谢学士,请到第一排落座!”工作人员连忙引路。

    吕概停止发言,等待谢衍先入座。

    全场的目光都落在谢衍身上,只见他匆匆跑去第一排坐下,朝旁边的老会长点头致意,然后旁若无人的开始吃早餐。

    “哈哈哈哈!”

    大礼堂内爆发出一阵哄笑。

    吕概也被逗笑了,顺便帮忙解释:“谢衍学士昨天很累,从上午一直交流到晚上,听说凌晨还在跟学者们探讨问题。”

    谢衍连忙站起来,转身朝着后排作揖,行礼的同时嘴巴还在嚼。

    挺饿的,昨天中午和晚上,都没吃多少东西。

    吕概继续说道:“物理、化学方面的各种实验,都要等着更多天平被造出来,想必接下来几年大家都很忙。现在仅有的这台天平,谁都想要优先使用,学会这边不便做决定。”

    “所以暂时留在洛阳的学者,学会建议各位先私下讨论,同类实验可以分组携手合作,出了成果属于该组的所有人。当然,这个全凭自愿,你们自己决定。至于这台天平的使用顺序,各位分组之后抓阄决定。”

    这个安排还是很合理的,台下报以一阵掌声。

    吕概又说:“老会长昨日也很疲惫,一直在跟学者们交流,今天由我来代为讲话。老会长说,谢衍学士贡献卓著,就算直授玫瑰学士也不过分。但出于多方考虑,暂授芙蓉学士头衔,并特招到洛阳太学内舍读书。有请谢衍学士上台!”

    芙蓉学士,工部奖金,洛阳太学内舍生,这三样当然不是全部奖励。

    明年还要评奖,妥妥的最高奖项,到时候还要授予爵位。

    事实上,他之前被授予碧玉学士,也是因为发现阻尼现象,从而使得聂岐发明超长臂阻尼天平——当然,也有阻尼在其他领域运用前景的因素。

    他在天平上面的贡献,去年就已经获得了奖励,今年真不好再升得过高。

    谢衍连忙把杯子里剩下的豆浆喝完,把半个包子塞进嘴里,然后跑去台上接受学士腰牌。

    吕概面带微笑,跟谢衍并肩而立,等着谢衍把包子嚼完咽下去。

    “哈哈哈哈!”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谢衍不仅在吃东西,而且因为出门太急,帽子戴得也有点歪。

    终于,吕概手捧一块芙蓉玉佩,对谢衍说道:“恭喜谢学士,再接再厉。”

    “多谢吕会长,”谢衍在解碧玉腰牌的同时,突然又问道,“这块碧玉,是自己收着,还是要还给学会?”

    吕概被逗笑了:“自己收着,刻有阁下的名字呢。”

    新的芙蓉学士腰牌,通体为粉红色极品独山玉打造。就算啥都不雕,只凭这块玉材就价值不菲。

    玉佩图案是早就提前雕好的,工匠昨晚连夜把谢衍的名字和编号刻上。

    粉红色的芙蓉学士玉佩这么一挂,谢衍感觉自己又帅了几分,然后朝着台下端正作揖,只可惜帽子戴歪了而不自知。

    重新回到台下,前几排的学者纷纷出言祝贺。

    老会长调侃道:“我三十七岁才是芙蓉学士,可跟你比不得啊。”

    “我运气好,遇到一位惜才的老会长。”谢衍顺口拍马屁。

    老会长哈哈笑道:“你这奉承话,我却爱听得很。我家住在江左村,那里已是伊川县地界,不嫌路远你可多来坐坐。”

    谢衍说道:“一定登门求教。”

    昨天拿出天平,今天就升芙蓉学士,肯定跟老会长有关,否则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而且,老会长还留下家宅地址,表示随时欢迎谢衍登门。

    这位老先生挺会挑地方的,江左村的名字来源于唐高宗。唐高宗途经该地的时候,说了一句“江左风景不过如是”。

    听其村名,就知道风光秀丽。

    物理、化学等分会会长,陆陆续续上台发言。

    老会长懒得听他们讲什么,问道:“你以后主攻物理还是化学?”

    谢衍说道:“必须选一个吗?”

    老会长说:“你当然可以什么都研究,数学、天文、地理这些一起搞都行。但人的精力终归有限,能先选定一个主方向最好。”

    “那晚辈选物理吧。”谢衍随便说了一个。

    老会长摇头笑笑:“我还以为你要选化学。”

    “都可以。”谢衍说道。

    闲聊之间,临时大会结束,谢衍又收到十多张名刺。

    名刺就是古代的名片,多用红纸书写。喜欢玩复古的,也可以用竹片、木片来制作。

    更正式的则属于门状、名状,主要用于登门拜访贵人,一般使用红纸金字书写,但用绫罗锦缎来制作的都有。“投名状”这个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谢衍小心翼翼把名刺收好,这玩意儿他昨天收到上百张,就连一些学生都给他递名片。

    朱世镕把谢衍喊住:“朝宗,你住太学还是自己租房?”

    “租房吧。”谢衍说道。

    一直住在陈尚书家里不方便,主要是距离学校路程太远,每天都需要坐车到太学上课。

    他也不想住在太学宿舍,否则根本别想清净,每天不知有多少师生来串门。

    最好的办法,是在附郭或近郊租住民房。

    朱世镕笑道:“我带你去看房子。附郭街区全是楼房,尤其这几十年新建的,皆为一些六层高楼。一栋楼里住几十家,人多眼杂极不方便。近郊的房子最好,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院落。”

    “租金很贵吧?”谢衍问道。

    朱世镕说:“你住进去,肯定可以打折,房主聪明着呢。哈哈,你要是只住一两年,而且住进去的仆从不多,房主不但免费还提供伙食。”

    谢衍惊讶道:“我的名气这么管用?”

    朱世镕道:“比你想象中更值钱。十七岁的芙蓉学士,他们能把你当菩萨供起来。”

    “那可要付租金才行。”谢衍知道便宜不是白占的。

    朱世镕赞许道:“难得你知此理。”

    朱世镕带谢衍去的地方,叫做“北圪垱村”,此时属于龙门乡龙门镇地界。位于后世的龙门镇、诸葛镇之间,大概在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小学附近。

    半路上,朱世镕介绍道:“房主是陇西郡王(李彦仙)的后人。陇西郡王的后代分为四支,主宗住在洛阳城内,一支回了陇西老家,一支远迁去高昌城,一支住在洛阳南郊龙门镇。”

    “一支城内,一支城外?”谢衍颇为疑惑。

    朱世镕低声说:“分家的时候闹翻了,第三代嫡长子的吃相太难看。不过也因祸得福,住在城内的主宗,几年前参与政变被诛杀、坐牢、流放百余人。由于分家分得彻底,城外的李氏分支没受影响,反而借此自称是李氏主宗。”

    马车驶入北圪垱村地界,朱世镕说:“整个北圪垱村,还有南边的刁窑村,两村土地全都是李家的。村民要么是李氏后人,要么就是李家的佃户或雇工。”

    谢衍听得咋舌,心想土地兼并果然厉害。

    洛阳作为大明首都,郊外到处是权贵的后代,普通小民哪扛得住兼并?甚至都不必使用什么手段,总有人破产变卖土地,百余年过去,权贵积累的田产就越来越多。

    就拿北圪垱村举例,李家拥有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但一半以上的耕种权,却还在佃户手里,地主不得随意转佃。佃户在迫于生计变卖田产时,往往只出卖土地所有权,牢牢抓住佃耕权不放手。

    大明开国之初,经过一系列整顿,早就不承认土地的产权分离。但架不住地主和佃户愿意啊,各种违法私订契约,最终迫使朝廷也默认了,打田产纠纷官司时可以作为证物。

    最麻烦的是拆迁。

    不管是拆迁了建商品房,还是拆迁了建工厂。农民手里握着永佃权,却又拿不到赔偿,因为他们并无所有权,于是坚决不同意拆迁,此类案件这几十年来层出不穷。

    去年新颁布的《工商法》,就把相关法律给补齐了,并取消大明初年的冲突法令,商人在拆迁时必须赔偿拥有佃耕权的农民!

    不多时,一处大宅出现。

    朱世镕递上名刺,房主亲自出门相迎。

    房主名叫李敏求,是李彦仙的六世孙,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别看李家拥有两个村的土地,但有很多已经分给子孙了,并不是全都被一户控制。有个别的李氏子孙,因为继续分家,甚至已经沦为自耕农。

    住在南郊两个村的李氏子孙,由于长期被城里的主宗打压,他们发展得一直不怎么顺利。

    而且南郊这支自己也不争气,一个进士也没考中,仅通过读军校出了两个中级军官。

    经商也不行,只在刁窑村有一家小型采石场、一家小型水泥厂、一家制陶窑坊。

    这么说吧,就连把儿子送去做太学自费生,各种开销也让李敏求心疼不已。

    落魄了。

    偏偏还得讲排场,要保住自家的面子。

    尤其是城里的主宗因政变翻车,李敏求趁机自命为李氏主宗的族长。这个操作,朝廷并不理会,更不可能把削掉的爵位还给他们。

    这点家业,撑不起李氏主宗的排场!

    “探之兄,好久不见。”朱世镕抱拳道。

    李敏求哈哈大笑:“想煞我也。”

    朱世镕对谢衍说:“这位是陇国公六世孙李敏求,字探之。他少年时曾在鲔岫书院苦读,与我乃是同窗好友。”

    李敏求早就看到谢衍腰间的芙蓉玉佩,已然猜到谢衍的身份。此刻摇头苦笑:“惭愧,惭愧,中了举人就再无寸进。钻研学术也没什么成果,连个药玉学士都没混上,只能退居乡间耕读余生。”

    朱世镕说:“这位是谢衍学士。”

    “失敬失敬,”李敏求连忙见礼,“犬子昨日也在太学,傍晚回家说起谢学士,种种事迹直令人佩服不已。”

    “侥幸。”谢衍回礼。

    朱世镕说:“谢学士也要入读太学,正在寻租房屋。”

    李敏求说道:“住进我家即可,专门给谢学士腾出一个院子。想住多久都可以,鄙人分文不收。”

    谢衍说道:“租金还是要给的。”

    “那就随便给几个。”李敏求道。

    朱世镕说:“那就按市价吧。”

    双方很快谈妥,谢衍带着随从回太学,把宿舍里的东西搬来。

    接着又回陈尚书府上,走之前得跟主人说一声。

    “六郎快请进!”

    工部尚书府邸的新门房,今天显得格外热情,看来太学发生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到城内了。

    主要是跟公主有关,纯学术的事儿可没那么受欢迎。

    陈尚书正在衙门办公。

    两位老夫人知道他回来,连忙派人来请。

    夏夫人迫不及待地问:“六郎可是称了大长公主的青丝?”

    谢衍说:“称了一下。”

    夏夫人顿时露出吃瓜微笑:“般配得很。”

    张夫人说:“大长公主毕竟结过婚,六郎已是芙蓉学士了,若是做官前程远大。有点可惜。”

    “不可惜。做了驸马,专研学问也是好的。”夏夫人的想法不同。

    张夫人道:“姐姐说得自是有理,但还是可惜了。”

    谢衍好奇道:“这怎传到尚书邸了?”

    夏夫人笑道:“这么大事,家里的佣人们都知道啦!你还想瞒着谁不成?”

    唉,八卦的传播速度就是快。

    (跟朋友吃饭去了,今天只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