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翊坤宫之变 653 新时代的开启2
    大明户部从表面上看,那可真是个实权的不能再实的部门。不光管理着大明的钱粮赋税,还包括土地和户籍,几乎干了朝廷一半的活儿。

    实则不然,户部真没这么大本事。在财政方面它更像朝廷的出纳员,只起到解运银两的簿记职能,不能通过预算来控制拨款。朝廷各部门的开支结余都自行控制,不纳入户部职权管理范畴。

    而且南京户部与北京户部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南京户部也是直接面向皇帝,有单独的应收应付额度,以及独立的银库、粮库。

    在税收方面户部也做不到统一收取、调度、划拨,因为在明朝的制度下,兵部、工部也具备收取税收的权力,还互不统属。

    明朝初期,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赋税能收实物就别收货币。他天真且愚昧的认为钱一多就容易出现贪腐,如果都不收钱,全以物易物,贪腐自然就会消减很多。

    这样一来户部就没法把税赋集中到一起再向各部门调拨,因为运费可能比货物本身还贵。怎么办呢?干脆就地划拨吧。

    比如养马,在什么地方养马,当地的粮税有一部分就被划入了太仆寺,用来支付购买马匹、草料的费用。太仆寺再把养好的马匹交给兵部,等于有一部分田赋被兵部给收走了。

    工部则更麻烦,凡是遇到大工程,除了材料费用之外还得征召大量民夫工匠,这笔费用也不从户部调拨,而是直接从当地田赋中扣除。

    而一根来自边远山区的大木料到底该核抵多少粮税,各地的规定都不太一样,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有的甚至几十上百年没变过。

    是户部懒吗?真不是,户部根本没有调整税率的权力,必须由皇帝下旨才成。可皇帝又怎么可能关注这些细微的琐事,结果就是高层脑子里算的帐与基层相差很多,根本对不上。

    另外每年的税赋有一部分是留在地方府库里的,到底收了多少留了多少,户部只能凭当地官员一纸文书为准,这就给贪腐、盘剥留下了很大的操作余地。

    总而言之,大明的财政制度不伦不类、漏洞百出,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了,必须也只能推倒重来。

    洪涛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列为抓军权之后第一个需重点解决的要务。

    可是不在其位难谋其政,等他真正坐上了皇位之后才发现,想解决这个问题真不是皇帝一句话能做到的,必须大动干戈甚至把整个体系推倒重建才能奏效。

    然而当时他并没有这么大能力,只能一边眼睁睁看着国家税收无法集中利用,滋生了很多严重问题,一边也学着兵部和工部伸出搂钱的耙子。

    用更快捷更效率的手法,利用新政试点为借口,先后从广东、福建、海军、海关等地往自己的小金库里玩命划拉,活生生被系统逼着当起了自己之前无比痛恨的角色。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新政的铺开、海军陆军的建立,他手里不光有了兵权还攒了不少可用之人,终于可以拨乱反正,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调整国家结构上的缺陷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户部!

    基础建设要钱、扩大海军和陆军规模要钱、对外作战要钱、对内完善工业体系要钱、教育改革要钱、整顿吏治同样也得要钱。不把全国税赋集中起来合理分配利用,新政铺的越开,贪腐浪费现象就会越严重。

    在洪涛的规划中,户部不光要成为国家的出纳和会计,还得担负总经济师和立法者的角色。但想做到这一切,光靠户部又太单薄了,必须把以前属于户部的工作细化一番,能合并的合并,不能合并的干脆拿出去单设。

    根据后世各国的经验,税收是个非常重要又非常繁复的工作,如果继续由户部掌管会严重干扰其主要工作。解决办法很简单,单独设立税务部门,于是大明税务部就应运而生了。

    税务部的首任尚书叫刘理顺,辛亥科(1611)状元,在广东惠州府任知县两年,政绩中上,后擢升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

    虽然刘理顺的履历稍显单薄,但有孙元化连升六级在先,本人还是袁可立的弟子,又被皇帝钦点,六部九卿和内阁大学士们也没做过多抵抗,顺利通过了。

    但在税务部左侍郎的任命上,朝堂里又被皇帝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给惊到了,然后就是一片反对之声,六科给事中的弹劾题本如雪片般飞向了内阁。

    只可惜皇帝充耳不闻,在御前会议上出了两道有关税收的题目,让六部九卿推举合适做为税务部二把手的官员来解。解开了立马上任,解不开贬为庶民。结果整整五天无人敢应战,这就等于默认了皇帝推举的人选。

    要问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会引来朝堂众臣的全体敌视,比当年任命李贽为两广总督还热闹。其实大部分朝臣并不认识他,连名字都是头一次听说,更谈不上任何仇恨。

    坏就坏在他的名字上了,马科斯.德.席尔瓦,没错,就是被俘虏的西班牙胖男爵。

    大明自建立以来不是没任命过外族官员,尤其在军队之中朝鲜、蒙古将领一大堆,四夷馆里也有来自很多国家的通译担任职务。

    可让一名来自欧罗巴大陆的西番人担任正三品高官,还是税务部左侍郎的重要岗位,必须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反应激烈一些能够理解,皇帝也未因此处置任何一名上疏弹劾的官员。

    那席尔瓦从日月银行调回京城,在一片异样的目光和数不尽的腹诽当中,成为了大明帝国第一位外籍正三品高官,他本人怕不怕呢?

    太怕了!当胖子穿着新做的大明朝服出现在朝会上时,肉眼可见的汗流浃背,本来就不太利落的汉语更说得磕磕巴巴。

    敢不敢呢?太敢了。当胖子亲耳听到皇帝的任命之后,只考虑了半柱香时间就规规矩矩的来了个稽首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一名被迫留在大明的俘虏,到领取高薪的日月银行副总管,席尔瓦已经想通了很多。这片土地上有在西班牙几辈子都无法获得的利益,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将来必须拼死一搏。

    至于为何非让他担任税务部左侍郎,大明皇帝说是人尽其才,看中了他肚子里那一堆经济学知识和对新理念的理解能力。

    是不是这样呢?席尔瓦觉得一半一半。这位难以揣摩又绝顶聪明的皇帝手里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现成人才,否则也不会让自己夫妻俩掌管无比重要的日月银行。

    但要说没有其它目的那肯定是打死也不能信的。经过几年的相处,席尔瓦自问没有妻子那么善于了解别人,却也看出了一些眉目。

    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从来不是表面上能显露出来的,当所有人都认为是一时,答案必然还包括了二甚至三。有些答案能在短时间内给出,有些则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才会得到。

    不管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席尔瓦也打算认命。大明皇帝有句话说得非常有哲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里,最普遍也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利用。

    如果一个人没被利用,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可取之处。只有在互相利用的过程当中充分展示了价值,才会被更多人认可。现在自己就很有可取之处,哪怕只是暂时和短期的,那也是价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