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翊坤宫之变 675 忠奸难辨
    蒙古骑兵发起的袭击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他们发现明军全缩在地面下的沟渠中用火铳射击,骑兵很难对其造成伤害之后,就呼哨着倒卷而去,只留下一些受伤的人和战马时不时发出哀嚎,而后整天都没再有任何动静,好像是在等什么。

    “万岁爷、万岁爷……”洪涛睡得比较早,经过宁远城一战,他对这支陆军的防御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虽然没有城墙做为依托,三道壕沟照样没什么大问题。

    但第二天凌晨,东方刚出现了鱼肚白,蒙古人还没发动进攻呢,王承恩就先在耳边小声呼唤了起来。

    “出什么事儿了?”陆军在野外也是睡帐篷,但做为皇帝有特权,可以占用两辆厢车做为寝宫。

    “丁顺有要事禀报!”

    “说吧,朕听着呢!”一听是有关战况的,洪涛不得不起身,一边穿衣服一边隔着车门询问。

    “陛下,有大同参将拿了总兵张秉忠的印信抵达,臣将其留在了防线以外。”丁顺的声音不大,但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惊喜。

    “是援军来了吗?”

    “是,大同总兵亲率万余精锐连夜出关,此时正在三十里外。特意先遣人来请陛下移驾,趁天色未亮轻装向南突围,由其接应断后。这是张秉忠的亲笔信,陛下过目。”

    就算皇帝再怎么能掐会算,料事如神,五千多陆军被至少两万以上的蒙古骑兵包围在丘陵荒野之中,丁顺的压力也是挺大的。如果此时能得到临近边关守军的援助,自然值得高兴。

    “朕不记得下令派人求援,张秉忠是如何知晓,又来得如此及时?”洪涛没接信,穿上鞋下了厢车,一边压腿一边问。

    “……该是顺义王或者喀喇沁部派人去送的信吧?”丁顺迟疑了片刻才回答。

    “他们既无朕的信物,又无陆军印信,是怎么入关送信,又是怎么获得信任的呢?看看信里是怎么说的。”压完腿,洪涛又开始活动脚腕和腰,像是要上场比赛似的,就差手里拿把球拍了。

    “这……信里没有提及……难道张秉忠敢欺君!”

    丁顺本来是想报喜的,可被皇帝连续两个问题搞得有点心神不宁,赶紧打开信仔细观瞧,结果一无所获,眼神里顿时出现了浓浓的戒备,忍不住发出了质问。

    按照惯例,边军将领肯定是不会轻信外族所言的,即便知道皇帝出关了也该先派小股侦骑印证,然后才会根据情况出兵营救。

    大同府虽然是边境重镇,也难以在一天之内凑齐上万精锐,更不可能如此迅速的赶到几十里外,要是有这种本事,也就不用缩在边墙内被动防御,早该反攻回去了。

    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先派出少量骑兵突前探路侦查,再抓紧时间从各卫所抽调兵力、筹集粮草,从好几个方向一起往兴和城这边赶路,能在三天之内抵达就算反应神速。

    “不可妄言,既然他来了那就试试看。王承恩,准备纸笔……你且让来人返回,将旨意送给张秉忠,令其率军继续北上,与朕合兵一处夹攻蒙古人。”

    对于丁顺的质疑洪涛还是很公正的,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随便给边军将领定罪。他们常年远离繁华城市,守在苦寒之地为大明拼命,稍有异常就被视为反贼,传出去太令人寒心。

    当然了,公正也代表着另一种意思,那就是也不能轻信任何人。到底是忠是奸,不用费心分析揣摩,也不用听其如何说,看看如何做马上一目了然。

    “万岁爷,真不需要派人回去通禀吗?”丁顺拿着皇帝用过印的亲笔旨意走了,王承恩一边准备洗漱用品,一边壮着胆子小声提醒。

    皇帝此行要做什么他知道个大概,即便心里不太赞同以这种过于冒险的方式铲除内贼,也没觉得太过担心。

    可是想像总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当亲眼看到了塞外的荒芜,马上就有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恐惧也随之萦绕在脑海中。再看皇帝好像就没有那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

    “你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朕了,脑瓜子不灵,又不好学,还胆小。早上朕不吃罐头了,烧点水熬些番麦粥,再煮两个鸡蛋。先等等,知道那些厢车里装的都是什么吗?”

    看着明明内心十分畏惧,表面上还装作没什么事儿的王承恩,洪涛有种上当的感觉。本以为这家伙能陪着崇祯皇帝死,是個有胆有识又重情义的男子汉,可越接触越觉得见面不如闻名。

    但要说他完全是个废物吧,也有点昧良心。至少在忠诚这方面还是很够格的,至今未曾发现有任何不符身份的举动言辞。自己常说人无完人,既然他能做到尽职尽责,好像也不应该再过多苛求了。

    聪明、本事大、还忠诚勇敢,这几个优点是全人类都共同缺乏的,也是互相矛盾的,非要在太监身上一起出现,概率太低了。

    “万岁爷说过,是取自流光斋和时间工坊的器具,特意带做为礼物送给蒙古部落的首领。”

    对于皇帝的评价王承恩没有什么想法,手脚麻利的从另一辆厢车里把酒精炉、小铜锅和半袋子玉米面拿出来,蹲在一边点火做饭。

    自己确实不聪明,这事不用皇帝说,蹴鞠队里已经有了公论。好像也不太勇敢,每次到了关键时刻两条腿都发软,心里扑腾扑腾跳个不停。

    但皇帝不是生性薄凉之君,只要尽心尽力服侍也不见厌烦。批评几句那是应该的,王安和张然都时常被皇帝批评,自己凭啥说不得呢。

    “哼,说成礼物也没错,确实是要送给蒙古人的,但不是琉璃器具和钟表,而是火药和弹丸。他们不来则罢,来了就别想再回去。凭借这些弹药,陆军前卫可以对付几万人一旬不落下风。

    如果朕命不该绝,此时孙承宗率领的陆军应该离大同不远了。如果朕与蒙古首领会面无碍,他将护送余下行程。若是有了意外,那就要尝尝陆军是什么滋味了。”

    看着王承恩一脸的懵懂,洪涛终于把实话全说出来了。这件事别说王承恩不知道,就连袁可立和李如樟也不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