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翊坤宫之变 679 奇怪的军队
    “肖哥,蒙古人的架势要比女真人足多了,他们在辽东为什么会打不过女真人呢?”西边的第三层战壕里,每隔几步远就蹲着一名陆军士兵,他们全都缩头怀抱长枪一动不动。

    但也有嘴比较碎的,或者打算用聊天分散下注意力,避免过于紧张的。这种情况百户们是不管的,只要做好准备工作,不影响指挥系统,爱聊什么聊什么。

    “听张千户说,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战法不太一样。蒙古人讲究快,以骑兵为主,女真人讲究狠,重甲步兵很多,步弓的杀伤力更强。他们两边如果数量差不多,蒙古人确实不太好找到机会,而且只要败了,想跑都没那么容易。”

    这位一听就是参加过多次战役的老兵,分析起来很有见地,即便自己没脑子总结敌人的优劣,也会有军官强行灌输,想不知道都不成。

    “我觉得和地形也有关系,就比如这里吧,女真步兵可能就不太好用了,到处都是荒地,除了草啥也不长,时间长了没吃没喝,渴也渴死了。嗳,你说这次每人多发两支短枪是啥意思,难不成要让咱们出去和蒙古人拼命?”

    另一位别看年纪差不多,但经历方面明显不如,可越是见识少的就越爱发表看法,还说的头头是道。

    “你小子就不仔细听百户训话吧,早晚有一天小命要丢在这上面。谁说让你出去和蒙古人拼命了,那是让你躺在壕沟里射击马肚子的。

    这地方快和校场差不多平整了,最适合骑兵快速冲锋,就算火炮再厉害,火枪再准,马多了照样会有冲破防线的。

    到时候千万别探出身体向后追着开枪,就像我这样一躺,看见马射马,看见人射人,啥也看不见就支棱起耳朵听百户的哨子响。

    你他娘的还没娶媳妇吧?别总想着拼命。李总督不是说了,只要听命令,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咱们前后左右中,还有工兵卫这三万来人,七八成都能安安稳稳的活到退役。功劳不少立,赏钱不少拿。

    到时候找个工厂一待,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每天干上几个时辰就可以回家抱孩子,美死了!不愿意上班的拿饷银盘个小铺子,或者干脆回家买几晌地,种点啥都能饱人,也不用再听别人吆喝来吆喝去的。”

    姓肖的老兵终于忍不住了,打算教育教育队友当陆军的正确姿势。长官说了那么多,到他这里就两句,但都是重点。也没有了想立大功的冲动,只盼着能顺顺利利把仗打完,最好别受伤,熬到服役期满就是胜利。

    他是兵油子吗?如果放到明代边军里可能算,但在陆军中却很普遍。因为从陆军总督李如樟那儿起,就是这么灌输的。

    在陆军当兵不需要拼命,只要听命令。什么时候陆军真需要拼命了,士兵们可以选择投降或者逃跑,事后不会被当做逃兵惩罚。

    但指挥官却要受到重罚,最轻的可能也得死,只是不连累家庭。按照李总督的说法,如果指挥官把队伍带到了需要拼命也不一定能赢的地步,那就是罪该万死。

    陆军里没有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一说,只有听命令开枪、开炮的条例。具体向哪儿开、开几次,千万别自作主张,听百户的命令。

    在训练时把这套东西做好是合格,在战时还能保持合格就是胜利。如果不光做好了还能达到更高标准,比如射击准确性高、装填速度快,那就算立功了。战后可以让百户上报,然后得到奖励,比如授勋或者升职。

    “嘟……嘟嘟……”聊得正欢呢,刺耳的铜哨声突然在附近响起,战壕里的士兵们赶紧把怀里的步枪端起,掰开燧发装置的药池盖板,从衣领里拽出个尖嘴小铜壶向药池里倾倒火药。

    别小看这個简单的步骤,在陆军里要训练至少一年,大部分人才能勉强合格。

    刚进入陆军的士兵,不管来自民间招募还是护厂队,头五个月除了体能、队列训练,根本摸不到实弹射击,每天对步枪做的最多的就是拆解保养。

    拆了擦、擦完再装回去,反反复复。什么时候体能、队列考核过关了,什长才会教授射击技术,也才肯带着大家去射击场,见识下什么叫真枪实弹。

    但在这个过程中,百户会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叮嘱,陆军士兵最大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和同伴。

    有些士兵由于慌乱或者精神不集中,再加上百户们故意打乱节奏,训练时会往枪管里塞两次弹药,或者干脆忘了塞。放到战场上,不是枪炸膛就是火力密度不足,两者都很致命。

    如果某个士兵多次出现这种错误,不管他的其它项目有多优秀也不能成为陆军士兵。百户们说这叫精神状态不稳定,在军队里比瞎只眼还麻烦。

    其实到了战场上,平时没这种毛病的士兵有些也会犯病,各种忘。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有些脑瓜子灵活的士兵就发明了几种辅助技术,专门用来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就拿这位姓肖的老兵举例,仔细看,在他的燧发装置钢轮上贴着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纸片,正式名称应该叫定装弹外包装底封。

    大明陆军与大明边军都有火器部队,但两军使用的枪械型号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枪管和发火装置。陆军最初使用的火枪叫景阳五式,是景阳四年由赵士祯研发出来的,景阳五年正式定型生产,先装备给了海军陆战卫。

    这种火枪属于前装线膛燧发枪,口径5分、重8斤、长4尺3寸,换算成新尺寸大约等于16毫米、4.7公斤、140厘米。

    枪管内有两条膛线,以钢簧驱动燧发装置点火。使用30克重的圆柱形锥头空尾铅弹,在400米距离上仍旧可以穿透一层铁甲。经过半年训练的士兵,可以每分钟发射四次。

    但皇帝觉得不太够,又让皇家火药厂的工匠和赵士祯一起改进了装填方式,明显提高了射速,从每分钟四发到了每分钟六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