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78 结局
    每次放电影, 为了把先锋团下面的村都照顾到,周明愈设立了三个点, 每个放映点周围几里地的人都可以来看电影。

    一般都是晚饭后七点开始放, 一次放两个片子,最晚十点结束。

    刚经历过繁忙劳累的麦收, 接下来是略微轻松的夏管阶段,社员们晚上也有心思看电影, 觉得特别解乏。

    有些人甚至盼着秋收赶紧来, 秋收完了还会放电影, 一般冬天农闲的时候是放最多的,六七里以外的人都会跑过来看。

    这时候也没有太多新片子,基本都是革命电影, 有时候找不到新片子,就只能放一部新的再放一部老片子。

    哪怕是看过两三遍的, 社员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识字地能跟着电影说台词。

    ……

    这时候也到了工农兵学员们入学的日子。

    原本入学报名是从前两年就开始的,只是各地的地方政策不一, 有的地方报名, 有地方根本没通知,有些地方已经临近入学日子才开始,又是一片乱哄哄。

    先锋团是今年春天接到通知的,那时候团部也举荐了几个成分和成绩都不错的知青上去, 不过在公社的时候就被相玉亭卡住, 明确规定要工农兵学员, 知青可以有,但是一个团部一次举荐不能超过两人,录取一个。

    当时相玉亭还说不用着急,可以这一次麦收的时候看看他们的表现嘛,反正入学时间也不是死的,现在去和冬天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现在麦收忙完,各团和大队就忙着工农兵学员推荐入学的事情。

    虽然规定是自愿报名,可其实第一步是群众举荐,也就是生产队或者大队推荐,只有被推荐才能拿到报名单,然后被送到公社去。

    这种操作方式导致在大部分地方,举荐入大学沦为干部的手段。自己家有孩子的,自然是举荐自己家的,自己家没适龄孩子的,那就让想去的人互相竞争咯。

    托关系、送礼,这都是不可少的步骤。

    所以很多知青都纷纷回城,要求家里人支援粮票布票以及钱物,拿回来再暗中收买大队干部,争取能去上大学。

    原本是要求有初中以及以上水平,但是在有些人的操作下,年纪差不多的,上了几天学不是睁眼瞎的也去读大学。

    比如有些大队书记的儿子、闺女、侄子、外甥的,纷纷踏进大学校门,成为工农兵学员。期间自然也闹出不少笑话,直到毕业有人也学不会最基本的知识,一大部分人毕业后也就相当于高中未满的水平。甚至很多大学老师、教授,要教着他们怎么记笔记,怎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也真够为难老教授们的。

    在先锋团,知青们一开始以为和别人一样,很多人都来跑周明愈的门路。周明愈直接说自己只有盖章的权力,没有推荐的权力。

    推荐的权力在各队的先进骨干手里,以一百个社员有二十个先进的比例,然后骨干推荐人数过百分之六十,这样就可以被举荐到团部。

    再由团部审核筛选,择优报名,最后送到团部由周明愈盖章。

    他不独揽大权,各连队的连长们自然也不好意思,都是按照规定往上推荐,如果有作弊的或者故意打压的,团部也会派人核实,一旦证据确凿全都要受到处分。

    至于第一次没有报名的,来年可以优先考虑。

    毕竟每年招生的人数都是有限的,直接从省教育部分到各地区,然后分到各县,各公社、团部或者大队。先锋大队因为一直都是优秀大队,如今先锋团也是优秀团,所以人数比其他普通的地方要多一倍。

    一开始知青们觉得自己学习肯定比农民、工人要好,如果有十个名额,他们应该八个,工农一方一个。可他们想岔了,第一批十个名额,知青只允许有一个,至少先锋团接到的命令是这样的。

    但是周明愈给知青争取到两个名额。

    最后通过社员们选举推荐,先锋团林绍禹、周钦平(泥蛋儿),周菊芳(菊花儿),周钦丙等12人成为首批工农兵学员。

    他们填报的学校和志愿也都是上头分配下来的,全是省内的农业、电力、机械等方面的学院。这也是恢复办大学的思路,恢复理工科以及农业、卫生方面的大学,文科文艺不在此列。

    原本上头规定6月27日工农兵学员入学,但是各地行动力参差不齐,且那时候正是忙麦收的时候,所以大部分农村学员入学都要推迟个把月。7月15日,团部送他们上了手扶拖拉机,拉着去高进县火车站坐火车,各去不同的学校报到入学。

    送走那批学生以后,周明愈和莫茹又能轻松一下。

    虽然有些知青意见很大,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们出去打听一下,有些知青通过关系拿到了大队的举荐,可惜上报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不合格,不是在公社被卡住就是在县里被卡住,还有已经去了学校又被学校审核给开除回来的。

    先锋团这样,举荐一个就成功一个,还是头一份的,也不能不说是周明愈把握得很,没有把那些似是而非的送上去。

    这日莫茹骑自行车去远处的棉花田转悠一圈,把虫子收一遍,如今她收害虫的范围包括了全先锋团,一般都是骑着自行车去转悠一下,半个月轮一次就没什么问题。

    回来就去种子站看看。

    估计她是史上最闲的种子站站长了,吸纳知青以及一些公社连中毕业生来上班,各项工作都是专人专管,她还真是没什么事情。

    她主要是来看周七七和小八姐弟俩的,他们在种子站的实验室捣鼓手摇发电机,说是要给大舅和小舅舅发电报。

    “我说你俩天天翘课,是不是不太好。”莫茹站在门口,屋里也没个下脚的地方,她放弃要进去的念头。

    周七七笑道:“妈,你也不是不知道,现在上学学啥啊?”

    语文课就是家史诉苦,要么就是学语录,数学课就是算工分,生化课就是积肥,英语课每堂课都在学二十六个字母,物理课就是干活!

    反正毕业以后就是回生产队种地,去学校浪费时间,她现在也不想去,她还要给广播台写故事呢。

    小八更不用说,他跟着爸妈、小舅以及原本研究所的黄院长等人学的知识,跟学制改革以前的高中生差不多。

    现在的连中都不如他呢,所以,让他去学校?

    NO!

    他还是自己在家里自学吧。

    反正黄院长和小舅舅等人也给他们寄大学的相关课本,他们能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姐你使劲摇,快一点!”小八说着就开始摆弄那些仪表,“有反应了。”

    周七七激动道:“修好了?”

    莫茹也很好奇,真行?她以为大弟就是弄两台坏掉的机器来哄孩子玩儿呢。

    小八道:“小舅那边没接收呢,等晚上的时候再试试。”

    他抬头对上莫茹的视线,惊讶道:“妈,你干嘛这样看我?”

    莫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笑道:“我瞧瞧你是不是基因突变,怎么比爸妈优秀那么多呢?这都快赶上你姐姐聪明了。”

    周七七拍着桌子笑。

    小八瞥了她一眼,“你居然还会被妈哄,哎。”

    周七七:…………

    小八对莫茹道:“妈,你看外面实验苗圃里我给装的那个自动浇水器好不好?”

    莫茹踮着脚往东边看了看,种子站的院子里也被分成一块块的苗圃,里面有各种花、庄稼,都是实验苗。果然,苗圃的边上高处都放着一个个废弃的水罐,然后有挂点滴的管子通下来。

    这个莫茹倒是知道一点,就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嘛,只不过她也就知道这点而已。

    “儿子你这么棒,都要赶上你爸了。”

    小八:“妈,我要是再给你看点啥,保管就能赶上你了。”

    莫茹:“不愧是妈的亲儿子知道要说什么,中午想吃什么?”

    周七七:“烤鸭!”

    “大热天的禁止吃烤肉!”

    周七七嘻嘻笑道:“要不咱们在你的空间里放个烤炉,我和小八进去烤啊。”

    莫茹转身走了,“还是吃酸辣肥牛吧,上一次我和你爸去县里,你干爹给我们弄了三斤肥牛,我一直囤着呢。”

    这个时代要吃牛肉可不容易,平时都没得供应,那一次是赶巧了。

    热辣辣的酸汤肥牛,再来一盆拍黄瓜、冰糖拌西红柿,吃完以后在树荫凉里打着蒲扇听收音机,赏着满园子的花团锦簇,再来个泉水里湃的西瓜,那真是舒爽无比了。

    ……

    莫茹回家做饭,正用蒜臼子砸冰糖的时候,周明愈从外面回来。

    他穿着到膝盖的军绿色短裤,上面是白色的亚麻短袖衬衫,蜜色的脸庞上布满汗水。跟其他社员一样,他手里拿着一把大葵扇,走到哪里呼啦啦地扇到哪里,有太阳的时候能遮太阳,或者席地而坐的时候还能当蒲团。

    “媳妇儿,有好消息。”周明愈进了屋里,把手里的一张纸递给她,看桌上放着拌好的黄瓜,拿筷子吃了两口又去院子里冲凉。

    莫茹拿着那张红头文件看了看,竟然是清华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这是怎么回事?

    她赶紧往下看,发现居然是给她和周明愈的。

    “小五哥,这是怎么回事?”莫茹好奇死了,他俩结婚好多年孩子都这么大,快三十的人还让他俩去上学?

    已经结婚生孩子的,可不在招生行列呢。

    周明愈已经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手撑在水台上,“媳妇儿,来帮忙搓搓背。”

    他身上肌理匀称,全身上下紧绷绷的没有一块松垮垮的肥肉,看起来非常养眼。

    哪怕看了这么多年,莫茹还是很心动,她拿水瓢做样子,直接放水出来给他冲凉,“这录取通知书是怎么回事,你快给我讲讲啊。”

    为了不让水流到裤子里,周明愈低着头,水流到下巴上不好开口,他抬了抬头把嘴巴解放出来,“一看你就太着急没仔细看呢,后面看下去。”

    莫茹又看了看那张文件,果然就发现一行字,“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周明愈和莫茹两位同志符合以上要求,县革委会举荐,区委批准入学”……

    莫茹看得咯咯乐起来,“没想到你要回母校二度入学,我倒是也能跟着沾光和你当校友了。”

    周明愈伸手握住她纤细的脚踝,“莫同学,继续给学兄搓背。”

    莫茹一边给他挠挠后背,一边突发奇想,“那……闺女和儿子怎么办啊?”

    他们年纪小,可不能入学啊。

    周明愈道:“一起去呗。”

    那俩孩子,不让他俩去是不现实的。

    这时候姐弟俩骑着自行车从种子站回来,一进门周七七就喊道:“爸,妈,听小舅舅说上头举荐你俩去清华大学,是真的吗?我和小八也去啊,这会儿你们别想撇下我俩。”

    莫茹诧异道:“你俩咋听小舅舅说的?”

    小八举了举手里的密码本:“电报啊。”

    周明愈一听激动地站起来,“真发报成功了?给我看看?”

    莫茹哎呀一声,“白折腾半天了,你还是去浴室洗吧。”

    这么一站起来,裤子全湿了。

    周明愈也没顾得上,先去看看小八的密码本,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商量,最后决定姐弟俩也跟着去。

    要是去的话,夫妻俩是有供应粮吃的,但是姐弟俩没有,就得自己带粮票和蔬菜。

    工农兵学生的待遇那是相当好的,全部国家供给制,每月发20块钱和35斤大米粮票,刨除买大米的钱一个月也能剩下四块,每顿也有菜吃,隔两天菜里还有肉片。

    不过莫茹有逆天的空间傍身,吃喝方面自然不用愁的。

    她空间里有土地,可以种庄稼蔬菜,而且还囤了很多粮食。

    另外她还囤了一些全国粮票,就为了应急的。只是粮票有时间限制,不宜囤太多。

    总之,他们具备带着儿女去读书的条件。

    做好饭以后,他们就把饭菜端到南屋和大家一起吃,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听说莫茹和周明愈也要去读大学,而且还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一家人都惊呆了。

    张翠花笑道:“我就说呢,他们都能上大学,你俩不应该去不成。”

    反正叫她说,这些工农兵大学,论经验论思想论学识的,谁能比得上红鲤子和她劳模媳妇儿?

    泥蛋儿这憨小子都能上大学!

    原本她还寻思红鲤子年纪大,不让上学有点委屈呢,这会儿人家就送来通知书,她顿时对这大学抱有最大的热情和敬意。

    “看看,这才是最好的大学。”

    王金秋道:“七七爸妈真是好福气,这再大几岁就不行,这些小孩子年纪太小,也不行。”

    张翠花翻了个白眼,“他俩这年纪的多了去了,怎么没见别人去上大学的?”

    她又问什么时候去,是不是和上一批一样,也吃供应粮等等。

    周明愈一一给他们解释。

    周七七道:“嫲嫲,我和小八也要跟着去。”

    “你俩要是去,那可得自己带全国粮票呢。”王金秋被她吓了一跳。

    这全国粮票就得拿家里粮食去换,因为全国粮票是带着食油的,所以格外贵。

    莫茹虽然自己囤了粮食和粮票,却也不好直说,毕竟还没分家呢,她笑道:“这个不用四嫂担心,他们大舅和小舅给凑粮票。”

    王金秋脸色顿时讪讪的,“呵呵,真是好福气,有这样的好舅舅。”

    张翠花道:“那可不好白用舅舅的粮票,人家也是定量供应的。这么着,咱们拿钱去买一些粮票,再拿粮食换一些,也就够了。以后家里每三个月给你们寄一次粮票。”

    周明愈和莫茹还要拒绝,那边王金秋的脸都要拉到地上了。

    张翠花斩钉截铁道:“就这么定了。这个家我还是能做主的。”

    周诚仁补充道:“听你们娘的,她说了算。”

    一锤定音。

    丁兰英和张够都表示自己也存了一些钱,现在用不到,就要拿出来给七七和小八买粮票。

    丁兰英是真的高兴,虽然说是举荐上大学,可如果不是周明愈和莫茹,咋也轮不到泥蛋儿和菊花。再说了,要不是莫茹当初说让泥蛋儿上学,只怕家里的孩子也没个去学校的呢。

    毕竟家里人一点都不重视读书,她娘家也这样,别家也这样,她也不觉得如何。但是读书以后,她就觉出好了。

    张够是有地方赚钱能攒下私房钱就比什么都高兴,她觉得毕竟自己生了三个闺女,连个儿子也没,婆婆不给自己脸色看就是给面子。所以就算家里拿钱供应七七和小八吃饭,一点问题也没有,应该的嘛。

    王金秋看俩嫂子都跟傻子一样,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可惜,自己没地位,说话也没份量,不高兴也只能憋着。

    现在,还真没人敢跟张翠花顶牛呢。

    王金秋虽然有心眼,可她也不傻不愣,心思又敏感还会来事儿,自然不会看不清形势就为这点事儿脑抽得跟婆婆闹腾。

    也不过是说说酸话,回头该奉承还得奉承,不过少不得让自己儿子们努力读书,这样就能多花家里的钱了嘛。

    ……

    知道姐姐和姐夫被举荐入大学,莫应棠特意回来一趟,给他们一封介绍信,去了首都可以找他的老战友帮忙安排一下。七七和小八也不用担心,到时候有人帮忙安排就近读书,可以暂时插班去读对应的初中或者连中。

    反正现在毕业也不考大学,又不包分配工作,基本都是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他们只是去读书而已,并不会占用首都的工作机会,所以安排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

    走之前周明愈还要安排一下团部的事情,好在他以前也没有大包大揽,不管是工厂还是种地,都有专人负责,他无非就是管着花钱买这个干那个。莫茹那里就更轻松,除了拿虫子,没有离不开她的时候。

    拿虫子现在问题也不大。

    以往她只拿自己大队的,其他大队的还可能会有虫子流窜过来,现在以生产团为单位,她都是骑着自行车收遍全团的虫子。

    拿一次,至少可以管半个月呢。

    上学以后他们也不是三年不回家,寒暑假还是要回来的,中间有事请假回来可以可以的,只不过要自己出路费而已。

    有莫应棠和高瑞阳给安排,这一次他们上京更加轻松。

    出站当天早有勤务兵在外面接站,住处则是在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位战友家里。

    那对老夫妻有两儿两女,大女儿已经嫁人,大儿子在福建军区,原本小女儿和小儿子不需要下乡的,可他们满腔热情主动要求上山下乡。

    小女儿南下云南,小儿子北上北大荒建设军团。

    老两口在家里寂寞得很,所以大儿子战友说安排一家人租借他们两间屋子的时候,他们立刻同意。

    他们看莫茹和周明愈两人虽然是乡下来的,但是进退有节,知书达理的,先就接纳了。再看七七和小八俩孩子不但长得俊,而且讲文明懂礼貌,又聪明好学,老两口就没有不愿意的,甚至主动提出让周明愈和莫茹把粮食关系转一下,晌午在学校吃,早晚可以回家吃,这样他们也能帮忙做饭。

    安排了生活,上课就更没问题,工农兵学员的课程对两人来说简直太轻松。

    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巨大,有的人是高中毕业水平,有的人小学都不毕业的水平。

    所以上课的老师也颇为头疼。

    现行的教材不能用,老师们只能自己另外编写更加简单适合现在学员普遍水平的教材出来用。

    毕竟很多工农兵学员都是生产队、工厂、军队举荐来的,让他们来学习知识,是为了回去更好的工作,并非真的要学习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然后当科学家或者机关干部。

    但是周明愈和莫茹却不想浪费这样的机会。

    尤其现在的老教授、讲师们可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啊,不是后来有些用论文和资历堆砌起来的华而不实的只有学历没有本事的老师,所以他们卯足劲要跟着好好学。

    他们专门找老师们买了以前的课本,经常私下里找老师请教。

    这么一来,另外一些水平高的学生也有样学样,跟着学习,不肯浪费这三年宝贵的时光和机会。

    于是慢慢的,他们计算机自动化专业1班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着老师们学以前深奥的课本,一部分让老师编写初高中水平的教材教他们。

    后者毕业以后顶多是高中水平,甚至很多人是来混日子的,根本达不到。

    而周明愈、莫茹和另外七个同学,却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徜徉,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每次放寒暑假的时候,都有同学要求跟着去先锋团参观实习,他们也给先锋团农场提供了不少好的思路和建议,更加有助于先锋团的发展。

    一开始周七七和小八是在附近连中读书的,从第二年新学期开始就跟着爸妈去清华大学边玩边学习,也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老师同学们都知道,70届有两个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学习能力很强,思想觉悟也非常高!

    他俩年纪小,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跟着很多不同专业的老师学习。

    那些老师因为自己班上的学生大部分不尽如人意,乍碰到俩这么好学又优秀的学生,自然是倾囊相授,

    尤其周钦暄同学,被誉为理工科的天才少年!

    73年下学期毕业的时候,周钦暄和周夕两人直接被中科院吸收入学,据说以后要参与研究最高机密的科学技术。

    这点是要保密的,连周明愈和莫茹也不能知道。

    73年冬天,他们70届工农兵学员们读完三年半学制以后正式毕业。

    学校开了毕业动员大会以后,学生们基本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只有一些干部子女或者有关系的,可以通过关系留城或者进机关、大工厂工作。

    周明愈和莫茹一共十几名学员也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挽留,希望他们能够留校,两人感激却还是婉拒了。

    这么多年,他们已经把先锋团当成自己的家乡融入骨血中去,已经不想再离开。哪怕天大地大,家乡的人和事,都是他们的牵挂。

    学有所成,更应该回自己的家乡去建设新农村,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大家都想去的地方!

    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结局】

    …………………………………一下主角番外…………………

    不只是周明愈和莫茹毕业后回到了先锋团,其他工农兵学员除非有特殊表现被留校或者调往机关单位的,其他人也都回到先锋团。

    年后,周明愈和莫茹去县革委会申请,想要成立一个本省的先锋科技研究组,专门研究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方面的内容,与银行、各大机械厂、农机厂等合作,希望能够为当前的农业生产做贡献。

    等联合科研组成立以后,他们又申请给红旗公社、先锋团通电。

    红旗公社至今连个像样的邮局都没有,只能作为县邮局的分部接收信件和包裹,电报都是打到县邮局,然后再送下来的。这一下子就要耽误一天的时间,根本不能体现电报的快捷性。

    等通电以后,公社和团部自己就可以接收电报,真正做到快捷方便。

    因为这时候通电成本太高,家家户户通电的话,大部分社员们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所以暂时通电到团部和红旗公社,以后可以慢慢地从这两个地方往周围的大队辐射。

    先锋团团部因为比较富裕,除了办公室、学校以及医务室通了电,食堂、养殖场、种子站、农机组、造纸厂和砖窑厂也全部通电。并且为了照顾社员们,还在各个方向竖起电线杆装上路灯。

    于是除了寒冬晚饭后路灯下就成了社员们的聚会场所,他们在这里聊天、开会、听广播,还有知青们在这里表演节目。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家家户户通了电,还装上小喇叭,直通团部的广播间,每天可以同步听广播。通电以后,村里的副业越来越多,家家户户有了钱。不出两年,收音机就在先锋团普及开来,当然一大部分都是团技术组自己组装的,物美价廉。然后就是自行车、电视机……

    为了方便社员们安全用电,周明愈带领技术组研发了一种电闸保护装置,在有人误触电的时候能够自动跳闸,减少了很多意外伤亡事故。

    这与其他地区乡村通电以后发生的意外触电事故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这种先锋牌儿带漏掉保护的电闸火速在城乡间传播开来。

    在中科院、各研究院以及各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通过了专利法。周夕第一时间为她爸爸的安全电闸申请专利保护,后来让先锋团的先锋牌儿电闸畅销全国几十年。

    十年特殊时期结束,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在乡下很多地方又上演了一部部家庭破碎的戏剧,因此衍生出无数或感人或气人的故事。

    因为未雨绸缪的婚姻规定,先锋团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夫妻知青双双返城,而早就立志扎根农村的知青也并没有什么损失,下乡的这些年,他们有的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有的在团部工作,时至今日,在先锋团的生活让他们觉得安宁又富足。

    这种富足来自于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他们虽然赶上了那个时代,可是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被社会抛弃。

    先锋团给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甚至很多夫妻知青也没有返城,因为在他们看来,先锋团如今的发展势头,甚至比县城更好。

    83年,全国公社正式解散,恢复乡镇建制,而各生产团队、大队、生产队也恢复为村的建制。

    但是先锋团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们要求继续实行农场集体经济所有制的形式,因为这些年他们已经体会到,在行之有效的管理下,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尤其团部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几年前就不必再靠种地吃饱饭,如今他们把土地交给团部集体管理,他们只需要在农忙的时候上工下地,其他时候都可以去工厂做工赚钱。

    84年后先锋团的面粉厂、副食品厂相继开起来,原来的整个红旗公社,都成为了先锋团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后来扩展到全县。

    先锋牌面粉以及面食,还有各种副食品,点心、糖果、辣椒酱、泡菜、咸菜等,全都畅销全国,很快就走出国门,享誉海内外。

    他们广纳贤才,全国各地的人才都汇聚于此,共创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辉煌。国企改革的时候,他们又走在前列,及时重组避免资产流失,建立本省最大的食品、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后来他们涉足餐饮、娱乐、旅游、IT、金融、绿色能源、美容等行业,将先锋集团打造成钢铁般的城池,全国、全球各地开花,在无数次金融风波中屹立不倒。

    ………

    若干年后,整个红旗公社已经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这是先锋集团的大后方,经过莫茹空间的改造,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最适合种植提炼精油的玫瑰花,栽培着最正宗的玫瑰花。

    从县高铁站驱车,不久就能看到一片片花的海洋,那无边无际的花园中间,点缀着一座座的农家四合院。

    这里是全世界的游客们都向往的地方,代表着浪漫的爱情、美好的归宿。

    单身狗们来这里祈祷浪漫的爱情,恋人们来这里祈祷一生一世,很多老夫妻们来这里寻求最后的平静。

    因为,这里是传奇开始的地方,也是能给他们宁静和最美好体验的地方。

    如果运气好,他们会碰到一对当地的中年夫妇,受到他们地款待。

    他们会做很多小玩意,鲜花饼、手工精油、手工皂、精油护肤品、化妆品,全是绿色自然的手工品,效果却出奇的好。

    临走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收到一份小礼物,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却没有人知道,他们就是外界传说的已经年近八十看起来却只有四十左右的先锋团第一任董事长和夫人。

    莫茹在几十年前就发现,岁月在她身上的痕迹真的很浅,周明愈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却也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结果他俩就成了他们集团美容产品公司的活招牌,吃他们的食物用他们的产品,就能像他们这样永葆青春!

    不过他俩也没有把持着公司,五十多岁以后就退休交给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各分公司,有周夕和周钦暄姐弟俩在后面支撑,公司一直运转良好。

    他们俩专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世界旅游,写各地的风俗人情和美景的文章。

    这片花圃,是他们留给家乡的庇护。

    有她空间的加持,花海可以净化空气,生活在周围的人不但可以延年益寿、心情舒畅,所以人们源源不断地赶过来体验这里的生活。

    ……

    “嘀嘀嘀,种田系统故障排除,系统升级中……”

    “系统升级成功……”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成功……”

    “呀?!!宿主…………系统绑定中……”

    绝对不承认绑定了错误的宿主!错的就是对的!系统我木有错!

    “系统绑定成功……”

    听着脑子里叮咚的响个不停,莫茹感觉自己要当机了。

    她这是被什么系统绑定了?不对,似乎是她的空间升级了?居然变成一个拥有性-感机械音的系统!!!

    周明愈关切地握住她的手,“不舒服吗?”

    莫茹摇摇头,转首看着他,温然笑道:“周愈,下辈子,你要不要还和我在一起。”

    周明愈张开手臂紧拥她入怀,柔声道:“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愿意和你在一起。”

    “叮咚,宿主确认接受夫妻大冒险系统,绑定成功,保存数据……”

    “数据保存成功,副本下载中……”

    “副本下载完毕……”

    周明愈:“!!这是什么?”

    “出发倒计时,10,9,8,7……”

    莫茹踮起脚尖吻上他的唇角,“小五哥,出发咯!”

    一阵风起,两人消失在空气里,片片飞花随风而起,在阳光里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