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福寺中,正是夏至时节。
天空落雨如织,正是应景的好天气,想来秋天又是一个好收成。
静坐佛堂,译了一个时辰的经书,有些困乏的三藏拎了一壶泉水放在火炉上。
心里却想着当年雪山上李修元跟他说的那番话。
冬日喝茶暖心,夏日喝茶袪湿气,都有道理。
佛堂望雨,却想着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去过雪山之上了,也不知道于石窟里闭关的李修元归来了没有。
心有所思,念念不忘的三藏叹了一口气,又想到了留在天竺的师弟,也不知那家伙最后变成了什么模样。
正自思量,火炉上的泉水呜呜着响,和着佛堂外飞檐上的铜铃,在风雨中发出一串清脆的响声。
忍不住喃喃道:“佛说念念不忘必在回响,施主你在何方?”
正当此时,耳边响起了一道温暖的声音:“我说三藏,你念叨我的酒,还是灵茶?”
这一年是正是永徽二年。
……
四十七号,正是巳时。
秦湘玉带着两个侍女忙成了一团,赶着跟青玉和高月儿收拾了一间屋子。
????????????????小宝则是安安静静地陪着老人,在四十七号后院的客堂里煮茶。
进了城门之后,李修元自去见三藏,让青玉带着小宝一路回到了四十七号酒肆。
此时老人还没有开门,青玉不得不去四十六号拍门。
秦湘玉一听青玉介绍,赶紧帮忙将高月儿扶进了院子里,又让人收拾屋子,胡乱忙了半晌,这才拉着青玉来四十七号见师傅。
老人摸着小宝的脑袋笑了笑:“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
小宝正捏着一块饼咬了一口,眯着眼睛回道:“我叫张多宝,家在东海,我在海上遇到先生的……”
被秦湘玉拉进来的青玉一见老人,眼睛一下子红了起来,忍不住泪水直下。
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前辈,青玉差一些就死在蓬莱了……”
老人一时间百感交集,想不到当年跟老道士离开的青玉又跟李修元回到了长安皇城。
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才好,过了好一会才问道:“隔壁那丫头怎么回事?我家公子怎么不替她医治?他人呢?”
说完替三人倒了一杯灵茶,看着小宝说:“小心烫嘴,慢慢喝。”
“谢谢老爷爷。”小宝回道:“先生说,他要先去看看和尚,晚一些才会回来。”
来到皇城之后,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小宝一时好奇之下,也少了几许胆怯之意。
青玉接过秦湘玉递过来的丝巾一边抹去脸上的泪水,一边问道:“先生何时在这里,又结识了和尚?”
老人一听笑了:“那可是公子的好友,这事说来话长,改天让湘玉给你解释……湘玉是我的弟子,你们以后倒是可以多亲近。”
秦湘玉问道:“青玉姐姐,你也认识李修元,难不成,你也是我的师姐?”
青玉叹了一口气,看着老人说:“我当年倒是想拜前辈为师,奈何小黑早早让我跟着师傅修行。”
老人看着秦湘玉笑道:“按年纪你应该管青玉叫前辈,倘若你们喜欢也可以平辈相交,只是小宝……”
小宝一听,顿时举起小手说道:“小宝是先生的弟子。”
这也是张老头出门之前,再三交代小宝的事,说他这一生一世,只能做先生一个人的弟子。
老人一听,顿时无语。
看着眼前坐着三人,竟然有三个不同的辈分,真要细细算起来,倒是小宝最大了。
想想只好苦笑道:“想来你们三人便是平辈相交,公子也不会有意见。”
小宝这才拉着青玉的手笑道:“青玉姐姐是好人,还有一个姐姐好像还在做梦哦?”
青玉叹了一口气,看着老人回道:“月儿师妹却是为我那师兄所害,连着当年的两个娘娘也被他害死了……”
“先生说,这一切都是我师傅当年纵容师兄,管教不当的后果……”
摸着小宝的脑袋幽幽地说道:“连着小宝,也差一些被他害死了,还好先生去了蓬莱,要不青玉怕是死在那里了……”
花了一会的工夫,青玉将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跟老人说了一遍。
只听得秦湘玉目瞪口呆,心道难不成李修元那小子真的是神仙不成?否则,这百年过去,怎么还是少年模样?
想到这里,她坐不住了。
看着小宝问道:“小宝,你先生眼下是什么模样了?”
在她看来,倘若李修元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模样,她便要冲去弘福寺里找三藏和尚了。
小宝想了想回道:“先生好跟我爹爹差不多吧?”
青玉知道李修元的一些秘密,眼见老人没有吭声,也装作不知道。
只是淡淡地回道:“妹妹莫要心急,先生一会儿就会回来。”
说完又看着老人回道:“先生说,他要带着师妹去雪山上再想办法,不能随便出手,怕她想不通自尽……”
老人闻言,也禁不住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苦笑道:“月儿当年可是郡主啊,没想到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还好,有公子出手,倒是不用你我替她担心了。”
老人知道,李修元不想出手,怕是要跟自己的师父去想办法了。
毕竟,救回高月儿的人很容易,可是要让她的心活回来,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众人已经回到了皇城,只要人在,就有办法解决剩下的麻烦。
小宝想了想,看着青玉嚷嚷道:“姐姐,我饿了。”
青玉展颜一笑,拉着他的手说:“走,姐姐带你逛街去……”
完了又看着秦湘玉说道:“麻烦妹妹替我看着师妹,我带小宝去买些衣裳,就回。”
秦湘玉挥挥手,笑道:“别怕,这里有师傅在哩。”
直到两人离开的四十七号,秦湘玉才忍不住看着老人嚷嚷了起来:“师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人叹了一口气,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上画了两条线。
指着短的那一条说:“这是你的人生……”
……
“又见菩萨,心生欢喜。”
三藏看着一身白衫,长着寸长黑发的李修元赞叹道:“想不到先生已经身入佛门,化身菩萨于世间行走了。”
李修元没有说话,而是看着火炉呜呜着响的泉水,取出一小盒灵茶,往紫砂里落入几片茶叶。
伸手拎起沸放缓缓注放,待得茶香升起,两人各自捧起一杯灵茶,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才喃喃说道:“世事一场大梦,我的心依旧停留在当年的碎叶城……”
三藏一愣,脸上顿时露出悲悯之意,捧着一杯灵茶浅浅地喝了起来。
待着一杯灵茶落肚,放下茶杯,双手合十道:“三藏感恩先生带我跟师弟走过千万里路,让我得以取回真经。”
李修元淡淡一笑:“和尚你不知道,我离开碎叶城后,曾做了好些年的牧羊人,那才是一段寂寞的旅程啊……”
三藏闻言之下,禁不住赞叹道:“先生才是神人,为了追寻世间的至理,不惜与羊儿一想游荡于天地之间,令三藏神往。”
李修元往两人的杯中添上灵茶,笑道:“其实,我更想知道你后来的那一段行程,还有无量最后去了何处。”
三藏摇摇头:“后来之事,说来话长,改天我们再细说……无量师弟最后去了舍卫国,应该是入了红尘修行。”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眼前却是当年初遇小和尚时的模样。
想到当年的种种,忍不住问道:“未知雪山下的老和尚在否?倘若还在人世,我得去跟他说说无量之事。”
三藏想了想回道:“我初春的时候,刚刚去见过住持大师。”
李修点头道谢,心里想着上山之前,得先去见见老和尚。
小和尚一去不回,怕是这一生都在留在天竺了,这其中的因果自己怕是脱不了干系。
毕竟,于父亲一样的老和尚来说,怕是天天怕着自己的孩子归家。
想来想去,最后却是成全了小和尚金无量,为难了雪山下的????????????????老和尚……
一时间,只觉得茶也不香了,禁不住取了一瓮从当年从碎叶城买回来的烈酒,拍开,又拿出了两个碗搁在桌上。
想想不对,又多取了一个碗,倒了三碗酒。
在碗搁在佛台的菩萨面前,自己端起了碗猛地喝了一口,仰天长叹道:“好你个金无量,竟然真的去追梦了……”
三藏一愣,他没想到李修元的反应这么大?
想想师弟留在佛国,并无不可。
毕竟佛国想出家便出家,想还俗随时可以还俗,倒不似大唐这般刻板,多了一些人性之美。
只是他不知道,李修元之所以愿意在蓬莱岛上收张多宝为徒。
并不是因为小宝可怜,而是小宝身上有小和尚的影子。
倘若可怜小宝,他大可以帮小宝走上修行之路后,多留些金币给他,完全用不着带着来长安跟着自己修行。
眼见李修元倒了一碗酒,三藏想想地端起来喝了一口,顿时有一种梦回万古的错觉。
如火烧,如刀割的烈酒下喉,便叹了一口气。
说道:“这是碎叶城的味道,看来先生跟无量师弟的缘分很重啊。”
“爱不重不生婆娑,念不一不生极乐。”
李修元又碗里倒了半碗酒,喃喃自语道:“佛法以贪嗔痴三根本烦恼,为轮回之主要原因,都说烦恼总摄于贪心一根,由贪生嗔取痴……”
“看似无量放下了老和尚,其实他是带着师傅的心愿去世间修行,欲从万丈红尘里,去感悟佛陀当日于树下证道的机缘啊……”
挥挥手,李修元自嘲道:“还是和尚你好,一切皆空,皆看空,不像我老是犯相同的错。”
三藏摇摇头:“天竺跟大唐有许多不同,那里佛法昌盛,师弟便是身在俗世,也能自在修佛。”
李修元没有回话,却回了一句:“一路走来,和尚你孤独吗?”
三藏闻言怔了怔,随后静静地望着佛台上的菩萨,叹了一口气。
回道:“先生应该问菩萨苦不苦?一路走来,我也是如了当年许下的愿,在天竺取回了真经,苦又如何?”
李修元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浑没有一丝的矜持。
看着佛台上的菩萨说:“千万年过去,菩萨你苦不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