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年头别说是普通小户人家,就是望族大户或皇宫厨房,灶台上用的锅,一般是一到两口铁锅用来炒菜,另用一口铁釜用来煮饭。
因为釜比锅便宜,且更耐用,容积也比锅大得多,而盐场煮盐的釜还要更大一号,为圆桶状,底下则是椭圆形,正适合安装在炉灶上。
刘俭画了图纸让夹仓镇的铁匠作坊打造了几个煤球模子,找木匠也做了个蒸馏锅盖,当然叫釜盖更合适,也就是密封性好一点,盖上装了个集中排气铁管。
再派人去宋友明的田庄拉来几车煤,当天就在夹仓墩用人工打碎煤炭呈粉末状,混上泥土用水撑拌粘稠,再用煤球模子压成一个个煤球晒干。另请了能砌筑煤球炉灶的泥瓦匠两个,将墩堡中伙房的灶台都拆了,另建成煤球炉灶,先试验烧水,效果当然不错。
准备这些用了四天时间,刘俭早早派泥瓦匠去盐场拆了几座灶台,重新砌筑成适合用煤球的炉灶,安装了铁釜。
其间乔县令派来了四位盐仓大使,四位新任巡检,这日一早,刘俭再带着众人一起前往盐场,正式启用新炉灶煎煮经过去涩去苦灰卤后的卤水。
炉灶内用耐火砖建起的是直筒式,空间相对小一点,底下有孔洞可以漏灰,一炉可装六到九个煤球,很快被点火引燃,大铁釜内一次可装一桶半黄褐的卤水,盖上木制的密封锅盖,不一会儿就有白色蒸气从铁管排出。
一釜卤水煮了一个时辰就差不多快干了,但灶内煤球的火还很旺,一名煮盐的灶户甲首又添了半桶水,到中午时又煮干了。
那位甲首还打算再加水,刘俭叫停了他,让人将灶内未燃尽的煤球用火钳子逐渐取出来,打开锅盖一看,釜底有一层结实发黄的盐,刘俭用盐铲挖出一块装进碗里,待冷却后拈起一点塞进嘴里尝了尝,还是有点发苦。
“大家都来尝尝,看是不是比以前煮得发黑的盐要好一点。”
“俺来试试!”灶户甲首是老煮盐师傅了,尝了一撮盐后连连点头,笑道:“确实比以前煮的盐好多了,以往这一釜卤水要煮大半天,现在半天都不用,可快了。”
刘俭心里大喜,命灶户们将几个釜的粗盐都取出来装进一个大木桶内,倒热水化开成粘液,用早已准备好的两面毛毡中夹层有土木灰的滤筛再过滤一次,然后加一碗香料进去拌匀混合,再倒进釜内回锅一次。
又是一个半时辰后,水分被蒸发,煮出来的半釜盐层,仅表面有一层黄色,内部则呈月白色,离雪白还差一点,于是再回锅一次。
当日黄昏时,第一锅如雪花船的细砂白盐终于煮出来了,因混了香料祛除涩味,口感更好,完全没了苦味。以往仅是月白色的盐就称为“精盐”,能卖出四分五到五分银子一斤,这种一斤至少五分银子了。
第一锅试验品弄出来了,随后推广让盐场仓大使来做,刘俭只需要控制煤球就好了,不然用木柴火力不够,可达不到这个效果。
次日,刘俭先让四名仓大使在涛洛盐场主持改建炉灶,并按新条例管理灶户收盐,将买煤制作蜂窝煤的事,交给了宋友明的叔父宋安,可以在涛洛镇那边另找地方做工坊。
刘俭则带着四名原驿站铺兵小旗到巡检司,新任夹仓镇巡检叫周志和,三十多岁,原是傅疃马驿的驿卒小旗,弓马娴熟,经常来往莒州莱州各地,熟知地理人情,让他做巡检,刘俭都觉得有些屈才。
副巡检名叫王宜,原是驿站护卫弓手,二十多岁,比较年轻,两人都没有缉盗维持治安的经验,所以乔德本调了县衙四名马快、四名步快给两人做副手,这班底基本有了。
另两名将派往信阳镇的巡检也是一般配置,先在这边协助周志和两人裁整巡丁,要等刘俭得空了再送他们去上任。
原本夹仓镇的巡丁都是青皮无赖子,约有三四十人,刘俭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勾籍剔除,另从屯丁中抽选了五十六人补籍巡丁,也就是一个总旗的编制。国朝巡丁编制,一般是没有定制的,少的几十,多的有一两百人。
县城这边闹出如此大的动静,终是引起了安东卫、莒州州衙的不安,两边都派了人来走访调查,但都被乔德本和刘俭应付了回去。
只是正式千户的诰身敕命迟迟没发下来,让刘俭也没办法放开手脚组建千户所扩军,待夹仓镇巡检司渐渐理顺步上正轨,刘俭带着一个百户队赶着几车煤球,让两名仓大使、两名巡检随行往信阳镇,将那边一摊子接手。
巡检司接手比较快,但盐场就相对复杂,这番整改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全面完成,然后卖盐还得靠本地七家盐商。
夹仓镇到信阳镇有上百里路,往来不太方便,刘俭在信阳镇巡检司待了六七天,初步将盐场接管,到五月初三才返回,而申一斛也终于回了夹仓墩,带回一万三千两银子,两百匹战马。
手上掌管着两处盐场,以及大批财货,刘俭不得不加快扩军,先拉起一个满编千户队是当务之急,但方斯谷、安尼、鲁未略三人在军营待了一段时间,建议推行募兵制编练新军。
因为卫所军的编制相定固定呆板,适合冷兵器时代,有点跟不上节奏。可刘俭又是卫所千户,行募兵制有点混乱,又不合法度,这不太好办。
经过上次剿灭安知义打的烂仗,刘俭痛定思痛,终于也想到了一些办法,那就是将卫所墩堡视为屯堡,卫所兵以后逐步恢复军籍,设为屯兵,作战时作为辅兵,而正军则用募兵编制,暂时仍披着千户所的外衣。
于是刘俭派出士兵到各墩堡通告,以入籍夹仓镇千户所,每人给一两银子为安家费的优厚条件,再次开始募兵。而现有的五个百户队,丁亘带了一队去济南未归,剩四个百户队。
自刘俭二月纳级为百户以来,新组建的百户队一直在训练,农忙时节也没遣散回家,军士们却都往家里捎带了银子,周边军户们早就看在眼里。
募兵的消息一传出,各墩各所的军余子弟们闻风而动,结果几天下来就入籍了一千六百多人,差不多有两个千户队了,刘俭赶紧叫停,并同时按队、旗、局、司、部、营的编制重编。
考虑到军官们素质跟不上,刘俭设立了教导营,自任教官,以方斯谷、安尼为副教官,暂时将新兵与四个百户队编为十六个局,每局一百三十人,军服武器都下发到位,只等训练得差不多了再升级建制。
这一摊事办下来,方斯谷和安尼终于有事可做,高兴地上任了,可鲁未略却有些不开心,他擅长铸枪造炮,目前士兵们用虎蹲炮,训练轻型炮兵的事,方斯谷和安尼完全能胜任,于是鲁未略便天天嘀咕,问什么时候能建军械局。
要铸枪造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烧银子事小,煤铁都能弄到,但上哪去找熟练的工匠。经再三考虑,刘俭决定先在夹仓镇建个军械修理所,给鲁未略找点事做,另将夹仓镇袁氏大宅修整一下,将涛洛镇军武库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