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遵化工业区
另外一个原因,何夕虽然从后世而来,他知道也仅仅是科学框架,而今他已经将自己关于蒸汽机的所有知识都贡献出来,可以说研究思路,绝对是对的。
但是研究思量正确与实现之间,差距多少?何夕也不知道。
他真怀念,后世中国工程师,那种看一眼,就能造的本事,此刻才知道多牛逼。
何夕也只能将事情交给时间了。
等吧。
燕王只当何夕是谦虚,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马车的宽度,整个马车大概是一米多。说道:“这两匹驮马能保持这个速度多长时间?”
何夕说道:“十五里,一般能保持这个速度,大概半个时辰,算下来也就十里到十五里之间,其实还能更远一点,只是即便是驮马也是精贵,不能太过劳累,当然了,也是这里距离遵化本身就不远,北京地区战马或许不多,驮马却不少。可以布置更密集一点。也算提高速度。”
燕王默默一算,说道:“如此一来,大概两个时辰,就能到遵化了?”
何夕说道:“殿下深明北京地理,不过,到遵化的确如此,只是要看见遵化却更快。”
燕王说道:“此言怎么讲?”
何夕扶着车门站起来,手搭凉棚,看了一会儿,对燕王说道:“殿下细细去看,那些烟柱所在的地方,就是遵化了。”
燕王也站起来,一只手扶着车门,细细看过去。燕王箭术很好。而箭术之要,不仅仅在于手臂上的力量,也在于有一双好眼睛。他的眼睛比起何夕眼睛不知道好了多少,只一眼就看见烟柱。
不是一道,而是许多道,虽然距离很远,但看上去就好像一道烟柱丛林一般。
燕王说道:“看来,烽火今后是不能用了。”
何夕听了,不由一笑,这一句话,给何夕的感觉,几乎能比上某位将军觉得咖啡厅不错,是因为方便架机枪一样了。
的确,烽火台一般相距三十里,就是因为三十里内,没有遮掩的话,是能清晰看到三十里外的烽烟,而今就不一样了。一个冬季,何夕大力推广蒸汽机使用,现在的蒸汽机也介绍过,根本就是一个大锅炉车间。更不可能对烟雾做什么处理。
故而,一道道烟柱冲天而起,也就很正常了。之前,炼钢的高炉虽然不少,但是数量到底有限的。而今却不一样了,炼钢炉,铁炉,蒸汽机,砖窑等等,这些冒烟的东西合起来,轻松超过了两三百。可不是这个样子。
不要说烟污染妨碍烽火了,其实何夕自己也有一些发愁。那就是,遵化在新北京城北边,而北方北风居多,也就是冬天,很可能将遵化的烟雾吹到北京城之中,这就不好办了。
好在,一般来说,北方西北风居多,而且而今的遵化工业区才开始建设,还有挽回的余地。
何夕已经决定了,今后的遵化工业区要往东北发展了。
大概一个多时辰,何夕与燕王已经来到遵化工业区外。
这个遵化工业区,并不算官府说法。何夕准备北京修建完成之后,以规划司为核心,建立北京府衙门,到时候将遵化地区,化为北京的一个区。推行市区制度。到时候遵化区才是真正成立的。
而今,也就是何夕纸面下的规划而已。
燕王下车之后,沉默了一阵子,说道:“这是遵化?”
准确地来说,遵化区的核心,并不是遵化城,而是遵化铁厂,围绕着遵化铁厂,一圈圈地扩展而来。好在遵化这里地广人稀,比北京那边人更少,征地上并不算太困难。
但是之前的遵化铁厂,不过是朝廷一个营地而已,人数最多的事情,不过是三千人到五千人的规模,而最少的时候,不过几百人。比不上一个大村落。
但是而今的遵化工业区,可非同小可。
前文说过,蒸汽机使用局限,这就造成了一件事情,后世几间房子都能做的事情,如果使用机器,那就需要很大一片区域。好在这个时代,土地是不值钱的。更不要说地广人稀的北方。
更不算什么。
但是今日如此,几十个厂子聚集在一起,也让燕王有些惊叹,这里让他最想想到,就是太平铁厂与营口城,但是这里与那两处也有巨大的不一样。
太平铁厂就是一个大厂,以水运为主。而营口那边规划上是非常乱的。这也是营口的无序扩张。何夕同样没有经验,他虽然做了一些规划,但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最后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样子。
但是而今不一样,遵化工业区本身就在北京营造计划之中,从一开始就有规划。
最西北方位,就是遵化工业区的核心遵化铁厂,而西北方向有两条煤渣铺好的道路,不知道延绵多远,深入群山之中,这两条路,通向煤矿与铁矿所在之地。
而整个工业区之内,道路横平竖直,各厂有的有院墙,有的没有院墙,但是每一个厂拥有的土地都划分好了。再也没有营口那种杂乱的样子了。更不要说,有一条铁路深入其间,直接到了遵化铁厂里面。
只是没有城墙,看上去让燕王有些不习惯。
比较,但凡繁华地方都有城墙。这里已经聚集了三万余工人,再加上各自的家属,人数只会更多,不会少。
而这样情况,要比北方很多县城人多不少。更不要说遵化也是北方要地,战略要冲,没有城墙,让燕王很不习惯。
燕王说道:“此事不错,只是什么时候修城墙?”
何夕从来没有想过给遵化城修城墙,因为何夕很清楚,将来很有可能,从这里到北京城外,都会变成工业区,大片工厂相连,修什么城墙?就算修要修多大?不过,何夕也没有与燕王分说,只是笑道:“将来一定会修的。”
燕王也不在意,说道:“人真多啊?”
何夕说道:“人不多了,已经算少了。”
燕王听何夕话里有话,说道:“怎么人不够了?”
何夕点点头,说道:“是啊,人不够了。”
人不够了。真不够了。
即便何夕提高了很多方面的技术含量,也就是说能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情。但问题是,即便如此,何夕能提高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更不要说,何夕推进的新北京城工程量,要比燕王当年修北京城要大太多了。
且不说,何夕对北京城的高标准要求,也不说,城外关于城池修建的配套工程。单单说,北京附带的工业计划,在工程量上就不少,几乎是重建一个工业城市。
何夕用很多手段,聚集北京遵化,已经有十几万人之多了。但是依旧不够。
毕竟何夕准备一年内将工程主体,也就是北京城的城墙,与城外水利工程修建好。要知道,明代北京城工程,是修建了四朝,好几十年的。从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才算完全收尾了。
动用的劳工最少有百万之众。
这并不是何夕提升那一点技术,就能代替的。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物力这里就不用说了。拥有辽东,北京的工业能力,大部分还是能供应得上的。唯一的问题是人力,如果再解决不了,何夕就要与申国公商议一下,能不能将北京几十个卫所挑选一些,全部投入工程之中。
只是这不是何夕所想要的。
想到这里,何夕微微一叹,只是这一叹似乎让燕王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