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次南下,也是有自己的战略规划的。
首先的目的,是击败刘表和刘备,全据荆州之境。
这个目标进行的还算顺利。
南下途中,刘表病故,刘琮上位,在荆州世家的裹挟下,刘琮选择不战而降,让曹操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大半个荆州。
唯一可惜的是刘备跑了,不仅跑了,还跑去了江夏,跟公子刘琦和江东结盟,盘踞江夏苟延残喘。
本来曹操南下的目的,并不包括进军江东,曹操也知道,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
但谁知道荆州得的这么容易,自己没有任何损失不说,还白白的得到了荆州十万士卒的补充和荆州府库的财物。
然后曹操就膨胀了,他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因此,曹操要南下,平定江东。
不过呢,曹操这时候也没有完全昏头,知道江东也不好打,所以最好是能够跟荆州一样逼降对方,所以写了一封信给孙权,明面上是邀请他一起共破刘备,但实际上字里行间都是在炫耀武力。
结果孙权不是刘琮,人家不上当不说,还跟刘备结盟,一起对抗他这个大汉丞相。
然后曹操就怒了,开始计划进军江东的事情。
而如果要进军江东,那么荆州东部的江夏郡就一定是要拿下的再说那边还有自己的老对手刘备,曹操才不会放任刘备在一边苟着发育呢,一定要趁刘备不行的时候迅速解决他。
所以曹操分兵三路,进军江夏。
北路由汉、淮之间的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赵俨,率领张郃,李典等人从汝南郡出发,攻击江夏北部。
中路军则是由徐晃为主将,再加上熟悉地形的荆州本土将领文聘为辅,从襄阳出发,沿汉水南下进攻夏口。
西路军则是由曹操亲自率领的主力,沿长江顺流而下,跟徐晃等人会与夏口,夹击刘备。
可目前来说,这三路军的进军都不顺利。
北路军的精锐基本都被曹操给调走了,赵俨现在在江淮之地只能新募士卒作战,后勤保障也需要先满足荆州方面的要求,赵俨这边连基本的军械都不能得到满足。
这也就导致了,曹操都已经在江边跟周瑜对峙了,赵俨这会儿还没有正式出兵呢。
中路军倒是已经从襄阳出发了,但荆州水军主力在曹操那边,襄阳的水军只能充当运输队,作战主力还得是靠着青徐军.可青徐军现在严重水土不服,不是上吐就是下泄,大大的影响了战斗力,所以中路军也是被关羽率领联军挡在了竟陵,无法东进。
至于西路军嘛曹操最有发言权了,他被周瑜抢占了陆口,失去了有利地形,又在江面上作战不利,不得不退守北岸,以水寨御敌。
三路大军进军都不顺利,而且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曹操发现,只有自己这一路的把握大一些,只要击败周瑜,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顺江而下,攻击夏口,进而策应中路军和北路军。
一旦三路大军齐下,那么平定江夏指日可待,再携这股战胜之威进兵江东,没有了水军的江东,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
因此,曹操在铁索连舟,解决了青徐军不能在水上作战的问题后,顿时再次志得意满,准备择日跟周瑜水军决战。
而周瑜,这会儿也确实想跟曹操决战,而且在周瑜看来,曹操输定了。
大江之上,居然铁索连环,这要是等到合适的时机使用火攻,他曹操的战船想跑都跑不掉。
没有了战船,曹操还凭什么南下江东.游泳游过来么?!
至于合适的时机周瑜在等,等东南风。
是的,是周瑜在等,不是急到吐血后没办法,只能求着看诸葛亮装逼。
作为江东的水军将领,又是常年率军跟荆州征战的统帅,周瑜怎么可能不知道长江上的水文气候。
冬天的长江,偶尔有几天会刮东南风的事儿,周瑜再清楚不过了,不然他也不会一看到曹操铁索连舟就察觉到破曹时机已到。
没有什么诸葛亮借东风,这场东风,完全是周瑜自己等来的。
只是,在等东南风之前,周瑜还是想做点其他的准备,以确保火攻的成功率。
其实在曹操铁索连舟的时候,火攻的成功率就已经很高了。
只要东南风一起,周瑜只要指挥前部军队,用船装载引火之物突入曹军水寨,那么这把火自然就能烧起来。
能不能大破曹军不好说,但战船一旦烧毁,至少意味着曹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南下,江东就算是保住了。
但周瑜反正要等东南风么,也想减少一点江东军的损失,尽可能的扩大战果,如果能借此机会大破曹军,甚至能擒获曹操,那不是更好?!
所以呢,周瑜想着,要不要派人去曹军营寨诈降一下,让引火部队能更深入的进入曹军水寨的话,那么这把火放的会更容易,曹军的损失也会更大。
只是思来想去,周瑜没法下定决心。
诈降这事儿弄好了,当然可以扩大战果,但弄不好,让曹操识破有了防备,反而不利于后面的火攻计策施展。
而以曹操的多疑,要用诈降,必须是要用苦肉计.这个还是算了吧。
反正能赢,赢了江东就能保住了,剩下的无非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干嘛要折腾自家的将军呢?!
但黄盖表示不同意。
黄盖也发现了曹军铁索连舟的弱点,并且秘密面见了周瑜,献上了火攻之计。
周瑜很讶异这个三代老臣敏锐的战机把握能力,但对于黄盖提出的诈降之计表示了反对。
要诈降就得用苦肉计,不然还不如直接进攻.周瑜把自己的想法跟黄盖和盘托出。
然后黄盖就表示,不就是苦肉计么,我来!!!
周瑜震惊了,然后就感动的无以复加。
对于黄盖程普这些老臣,周瑜一向都是比较尊重的,毕竟是孙坚留下来的班底,对孙家也是忠心耿耿,当初陪着孙策打江东的时候,双方也是一起并肩作战过的。
但周瑜只是尊重,并不觉得这些老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有时候,这些老臣倚老卖老的地方,同样让周瑜很头疼。
但现在,周瑜见识到了这些老臣的忠心,忠心到了可以为孙家付出一切的地步。
要知道,现在并不是没有破敌的办法,而这些老臣只是为了能让江东减少损失,扩大破敌战果,就可以把命给豁出去。
苦肉计本身就很危险,黄盖年纪那么大,万一出个好歹的,周瑜都没法向孙权交代。
而诈降就更危险了,一旦被曹操识破,黄盖必死无疑。
周瑜本不想同意,但架不住黄盖说的太让人心疼了。
“某受孙氏三代大恩,虽肝脑涂地不足报也,何惜此身?!今破贼在即,若能舍黄盖一人而致全功,便是当成身死,某亦有颜面见老主公矣。万望都督助盖全此功名,勿负我心。”
黄盖这是用命报效主公,也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名声周瑜没法不答应。
只是,这到底是三代老臣啊,真要拿黄盖施展苦肉计,黄盖的美名是成就了,可他周瑜往后在江东就不太好做人了。
淮泗集团里,这帮老人的势力还是很大的,哪怕黄盖是自愿的,但架不住别的人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想法。
因此,周瑜犹豫了一下,打算曲线的劝说一下这个忠心报主的老将军。
“老将军请起!”周瑜扶起黄盖,顿了一下,却说道,“瑜愿助老将军成就威名,只是大江之上,细作往来不便,若无人通报于那曹贼,恐曹贼亦不会轻信.此事容后再议吧!”
这个确实是硬伤。
没人帮着通风报信,就算周瑜真的对黄盖用了苦肉计,人曹操又不知道,更不可能亲自过江来“视察”一下,人家也得信啊。
如果没人通风报信的话,用不用苦肉计的区别并不大。
黄盖也是一时无言以对,只能郁闷的告辞。
但没过两天的时间,周瑜突然接到了通报,说是荆州蔡氏派人来降,来者是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
好家伙,这下通风报信的内应有了.周瑜又开始头疼了。
用苦肉计吧,真怕黄盖有个好歹,不用苦肉计吧上天都安排的这么体贴了,不用不是可惜了?!
再说了,黄盖也不放过这个机会啊。
因此,黄盖再次夜访周瑜的军帐,跟周瑜再次商量起苦肉计的事儿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周瑜不想成全这个老将军都不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