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平定并州胡人叛乱,其实邓艾在北上的途中,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自打前汉彻底打垮了匈奴后,草原上的胡人部落,就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地步。
虽然中间也难免出现一些草原雄主,比如说乌桓部的踏顿,比如说现在的柯比能,在短时间内依靠个人魅力和能力,可以短暂的团结草原诸部,但是呢,胡人内部彼此之间的猜忌和仇恨,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就比如说鲜卑族内,虽然现在公认的领袖是柯比能,但也有曹魏扶持的步度根,以及现在还在猥琐发育的拓跋氏.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尊奉柯比能,可未必会真正的心腹于他。
这次鲜卑族发动叛乱,最大的原因还是毕轨调兵太多,导致并州防御空虚,连步度根都觉得有利可图,这才答应跟柯比能一起出兵叛乱。
至于像拓跋氏这样的鲜卑小部落以及羌胡诸部,不过是想浑水摸鱼,捞取好处而已。
因此,这次北地的鲜卑诸胡叛乱,别看闹得很凶,但实际上,跟几个山贼凑在一起抢劫是一个道理。
这些人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完全可以分化他们,甚至让他们反戈相向,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邓艾首先找到的切入点,就是步度根。
根据王濬提供的情报,步度根跟柯比能之间,只能说是面和心不和,这次联合叛乱不过是利益驱使,那么只要给步度根足够的利益,就能让步度根跟柯比能反目。
而这个利益,其实邓艾给得起。
一个,是邓艾可以代表大汉,给步度根正式的鲜卑单于封号,同时许诺把原本属于柯比能的草场划给步度根。
这样既有名,又有利。
再一个,这次联合叛乱,柯比能以双方部落所处区域不同为由,划分出兵区域,虽然从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柯比能进攻的是富庶的太原郡,而步度根却只能进攻相对贫瘠的雁门郡.邓艾不相信步度根对此没有怨气。
因此,只要派出一个合适的使者,前往分化离间,说服步度根接受大汉的封号,退出雁门郡,转而去进攻柯比能的老巢,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老巢被人偷袭,柯比能自然不会坐视,毕竟胡人叛乱,需要的是从汉人这边劫掠钱粮和奴隶,并不打算在汉人地盘久居,为了一个太原郡丢掉老巢,显然是柯比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如此,柯比能自然退兵,并州叛乱可解,还能引发步度根和柯比能之间的狗咬狗,进一步削弱鲜卑胡人的力量。
计策呢,邓艾早就已经想好了,但是吧,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下.该派谁去行这个离间计。
这个人,既要在鲜卑族内部有一定的名声和威望,还需要跟步度根由不错的交情.邓艾毕竟刚入并州,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到这样的人选。
为此,邓艾只能去找鲁芝,希望鲁芝能提供一个合适的人选。
而鲁芝还真的提出了一个符合条件的人——王机。
这个王机,严格说起来的话,跟大汉还是有些渊源的.他出身太原王氏,同时,也是大汉弘农太守王昶的堂兄。
随着鲁芝投降了大汉,身在晋阳的太原王氏本家自然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之前吧,太原王氏还有点纠结,到底应该在汉魏之战中站在哪一边.现在不用纠结了,大汉都已经打下太原郡了,太原王氏如果不顺着王昶的关系投降大汉,继续站在曹魏一边,那才是真傻子。
而且就现在曹魏的架势,真不像有前途的样子,哪怕这次扛住了季汉的北伐,下一次也不好说。
因此,太原王氏终究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重归汉室,并且派出了族中子弟出仕如今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太原王氏是一个大家族,在太原郡各地都有分家,不可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王昶身上,而王凌初降,未来前途如何尚未可知,所以,太原王氏派出了王机,经由鲁芝推荐给邓艾,来参赞军机,博取前途。
既然是鲁芝推荐的,又是太原王氏的子弟,邓艾当然不能不给面子,就跟王机面谈了一次.结果邓艾发现,王机还真的提出了跟邓艾差不多的建议,利用离间计分化步度根和柯比能。
最重要的是,王机这个人虽然没什么特殊的,但他有个老爹很牛汉末的护匈奴中郎将王柔。
王柔这辈子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跟并州和幽州之地的胡人打交道,不仅有南匈奴各部,还有乌桓,羌人,氐人,甚至当初刚刚迁徙过来的鲜卑人,还是经过王柔的协调,才在并州以北获得立身之地的。
王柔在这些胡人中间,都有相当不错的威望。
王机完全可以借用他老爹王柔的威望和恩义去见步度根,行分化离间之策。
而且,王机为人也比较能言善辩,他对各胡人部落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了如指掌这样的人,简直是出使的最佳人选。
邓艾顿时大喜,拜王机为行军主簿,委托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雁门郡面见步度根,说服步度根退兵,反攻柯比能老巢。
王机当场领命,但却没有立刻出行,而是再次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要反攻柯比能的老巢,那为什么不派人去联络在太原郡西侧定居的南匈奴诸部。
南匈奴部落的首领刘豹,早就对隔壁的柯比能很不满了,柯比能的到来,不断的挤压和侵占着原本属于南匈奴部落的草场。
而这次叛乱,跟随柯比能起兵的胡人部落不少,但南匈奴却没有几个部落跟着一起起兵的,可见刘豹心有顾虑.如果这个时候大汉能承认刘豹的地位和内附资格,那么南匈奴必然出兵相助,讨伐柯比能。
内附资格这事儿吧,邓艾倒是懂的。
虽然说南匈奴内附这事儿,是后汉朝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事儿了,但南匈奴到底也是接受了曹魏的封号的,如今大汉又杀回来了,曹魏也被定义为汉贼,这个内附资格还算不算数,刘豹确实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邓艾可以答应。
但是吧,确保刘豹地位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这个邓艾是真的搞不懂了,最后还是鲁芝出面解释,邓艾才恍然大悟。
这个刘豹吧,怎么说呢有点精神大汉人的意思。
大概是内附的太久了,又或者说刘豹确实向往华夏文明,他并没有跟自己的父亲于扶罗,叔父呼厨泉一样,采用匈奴名字自称,而是选择了一个汉人名字,刘豹。
刘豹不仅用汉名,而且他本人还读汉书,行汉礼.如果不是没有从小接受专门的礼仪训练的话,刘豹身上,恐怕是看不到太多匈奴人的影子。
不仅如此,刘豹甚至对自己的子嗣教育,也是一贯承袭华夏之礼的,大有把子孙后代完全变成汉人的意思。
而且吧,刘豹这个人,还真的,有可能跟大汉扯上一些关系。
随着南匈奴的内附,数百年的时间里,大汉确实有数位公主曾经和南匈奴和亲,刘豹的祖上,搞不好还真的有汉室公主的血统。
所以,他以刘为姓,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因此,刘豹人生最大的愿望,大概即使坐实自己汉朝公主之后的身份,对外能名正言顺的自称是华夏衣冠。
这也就是所谓的“确保刘豹地位”的说法。
这个事儿吧.邓艾还真的不敢一下子答应下来。
毕竟事关宗室,这事儿不管怎么看,都不是邓艾可以决定的,邓艾最多就是帮刘豹上报到长安,请求天子陛下派出宗室宗正核查这件事.这种皇室宗族归属的事儿,在任何朝代都不是小事儿。
因此吧,邓艾还真的派人去联络了刘豹,告诉刘豹,内附资格的问题,他可以代表朝廷答应,但地位的问题,这事儿他只能上奏,到底如何,他无法做主。
但即使如此,刘豹就已经很高兴了。
刘豹虽然不如他未来的儿子刘渊,但也是一个合格的部族领袖,该有的政治头脑他都有.就凭一个承认内附资格,就足够刘豹出兵了。
更别说,揍的还是柯比能这个混蛋.整个南匈奴看柯比能部落,都已经不顺眼很久了。
就这样,王机出使说服了步度根,邓艾联络了南匈奴,两部一起出兵,一左一右,几乎同时进攻柯比能身后。
于此同时,邓艾也没有闲着,他也抓住时机,利用柯比能急于后撤的心理,领兵主动出击,在太原郡西北的盂县,大败柯比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