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冀州南部这些地区的主官们其实一开始是想要和地方豪强大族们好好谈谈这个事情,争取和平解决的。
虽然第三帝国如今的官吏有很多是刘备自己培养出来的,但是毕竟时间比较短尽管经过了一系列的政治清洗和“任人唯亲”,但整个第三帝国的统治集团还是有差不多一半的官吏是第二帝国的旧官吏。
这些人在广义上都能属于老官员派系,和刘备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官员派系有较大的思维模式上的不同。
刘备带出来的人那身上自然打上了抹不掉的刘备的烙印,那是斗天斗地谁也不怕,天王老子来了都能朝他吐口唾沫。
但是对于老派官员们来说,比起斗争,肯定更习惯于协商解决问题。
谈,都可以谈,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谈的?
只要谈,就能解决问题。
不要打打杀杀,打打杀杀的一下子撕破脸皮了,对大家谁有好处?
别搞零和博弈那一套,咱们要讲一个合作共赢。
比如担任渤海郡守的蔡邕和担任赵国相的服虔,那都是老牌大儒了,刘宏去世不久之后出任的地方官职,至今也五年了,和地方上的关系也处的不错。
刘备觉得他们做的还可以,所以暂时没动他们这一次也是想考验一下这些老学究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点做事情的本领,能不能适应第三帝国的斗争形势。
他们比较早得知了度田令的消息,在政务大会的时候,刘备就和他们透了底,让他们有个准备,而且冀州南部这几个郡国因为地位特殊,刘备也是较早的给他们布置了满员的郡国兵。
连安排过去的郡国兵都尉都是军队里比较有经验的老军官,绝对能带几千人干仗的那种。
属于说皇帝给你们撑腰做靠山,把排面拉满的那一种。
蔡邕和服虔大概也是觉得自己排面拉满了,有底气了,所以觉得应该可以和地方势力谈一谈和平解决问题了。
缴税就缴税,无非是多出一笔钱,之后你好我好大家好,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总比打打杀杀要好,看看当年限奴令,反抗的人都死了,顺从的人都活下来了。
反正蔡氏家族和服氏家族在他们两人的打点下已经决定顺从度田令了,反正他们的家产规模也不大,在官员队伍里也不算是第一梯队的选手,缴税就缴税,官还是有的做。
但是冀州本地势力不这么看待问题。
他们觉得他们在之前的种种事件中已经很给刘备面子了,已经给了刘备足够多的利益,他们自己都损失了不少利益了。
比如限奴令时期,为了应对刘备的需求,他们可是联合起来交出了一大批奴仆给朝廷交差,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了一大笔的利益,这笔利益难道什么都不算吗?
结果现在刘备还要他们割肉,居然让他们缴税?
发家致富之前就要缴税,发家致富之后还要缴更多的税,那我不是白发家致富了?
蔡邕去谈判的时候,谈判对象就和蔡邕算了一笔账。
以他家族总数超过十万亩的土地额度,还有当前的平均收成,再加上目前各类农业生产的支出和储存成本、运输成本等等,如果按照刘备规定的税率,他家种田就不能赚钱了。
得赔钱!
种田还要赔钱!
我花了那么大心思去种田,为了种植粮食,结果还要我赔钱!
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蔡邕连连摇头,劝他们再仔细的算一笔账。
别想着保留那么多土地啊,要那么多土地干嘛?将一部分土地用市场价格卖给官府,这样又能赚到卖地的钱,剩下的土地还能保证盈利,这不好吗?
土地规模小一点的话,获得的收益是比之前高的,要交的税款是比之前少的!
虽然赚得比以前少,但是你们已经很有钱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对方的谈判代表就黑着脸请蔡邕离开了。
老子从来就没交过税款,这年头谁交税啊?伱还有脸说我交的比以前少?
谈判陷入僵局,蔡邕和服虔用自己多年大儒、海内名士的一张老脸去谈判,得到的回应居然是——天子已经变法,儒家已经不能独尊,所以你们的老脸不值钱了已经!
这谁受得了?
蔡邕脾气算好的,只是拂袖而去,将此事上报给朝廷,请朝廷稍微了解一下这里头的事情,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
服虔当场就和一个“十年老友”撕破了脸皮,绝交了。
尽管如此,蔡邕和服虔还是不想率先动手,尽管各方消息显示他们辖区内的诸多家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但他们依然不认为这些豪族真的就敢于和刘备那天下无敌的军队作对。
于是他们没有提前下手。
等豪族们发动自己的人力物力正式举起反旗、组成联军攻城略地并且强力抵制度田令的时候,蔡邕和服虔才惊觉这天下间居然还有人不怕刘备。
但是为时已晚,他们只能带着郡国兵据城死守,保住各自的郡治所不丢失,然后立刻向中原军区负责人徐晃求援。
徐晃这边其实也不是很宽裕,因为这段时间各地都有反叛出现,青州和徐州也有地方闹得挺凶,且这两州的郡国兵数量少,更难以自行解决叛军,所以只能让徐晃发兵。
徐晃于是安排曹仁率领本部鹰扬军和新兵军第二十二军奔赴青州和徐州展开平叛战争。
好在徐晃本部的虎贲军精锐没有调动,这是中原军区的预备队,徐晃认为一般的叛乱交给三个新兵军就足够了,他们镇着地方,足以不出乱子。
除非真的出现了一些特别厉害的能够威胁到地方安稳的“大贼”的时候,徐晃才会出动虎贲军精锐。
徐晃一直认为虎贲军虽然已经不再是过去历史上那个唯一的精锐代名词,但是作为曾经的荣耀象征,虎贲军必须要有一点自己的排面。
一般的小贼不出手,就算是乌合之众,那也要是三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叛军,才值得虎贲军这样的精锐出手。
然后他就发现,是时候了,虎贲军可以出动了。
冀州甘陵国、赵国、安平国、魏郡等地区,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叛军作乱,叛乱规模很大,叛军声势浩大,攻城略地,已经有好几个县城失守了。
徐晃勃然大怒,县城失守不仅意味着地方官员守土失败,对于他这个中原军区负责人来说,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这他怎么能容忍?
于是徐晃留下副将代替他坐镇大本营,自己亲自提兵一万北上冀州,准备让这些造反的家伙感受一下汉军万兵驱驰的威力。
根据战时规则,战争发起时,徐晃自动获得了统领中原战区全部军事武装力量的权力,包括郡国兵在内的全部官方武装力量都要接受徐晃的指挥,他在这一时期的权力非常庞大。
也正因为此,他的责任也非常重大,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的那种。
领兵北上的同时,徐晃得知这一次冀州叛乱的规模确实很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都能算是一次正儿八经有规模有组织的造反行动了。
造反规模最大的甘陵国,叛军数量直追四万,就算是规模最小的安平国,造反兵马的数量也突破了一万,且参与者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越是声势浩大,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要加入。
尽管此时这个度田令还只是针对官吏们的,但是地主豪强们被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官吏们一鼓动,一想自己的未来会比这些当官的更惨,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不参与抗争,难道要等着皇帝老儿的屠刀劈到头上才准备抗争吗?
限奴令的经验告诉大家,皇帝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一味的退让,只会让皇帝得寸进尺。
所以,抗争!
一定要趁着现在部分官吏都受不了、要发起抗争的时候努力抗争,集合大家的力量,才有最大的可能逼迫皇帝妥协。
本朝度田的事情这些人家也都是口口相传的,提及当年光武皇帝发起度田而大家一起反抗的事情,所有人都记得那是如何如何的惊险刺激。
当年刘秀要度田的时候,多少人群起反抗,多少人发起强烈的抗争,多少人为此丧命,最后逼得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和大家妥协了,才换来了这百多年的幸福生活。
而现在,皇帝老儿又开始了,又要度田了。
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行了!
不仅豪强地主要度田,甚至于连他娘的官吏都要度田,搞什么官民一体纳税,这种事情可不是要闹得天怒人怨吗?
虽然说朝廷那边貌似没什么动静,高官显贵们还一个个的都上赶着给朝廷送税收,但是这样的“豪情壮志”,他们这些地方官吏可没有。
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没有收税这一说!
怀着如此坚决的意志,地方官吏们首先掀起了一阵抵制潮流,此番抵制行动参与地位最高的人是冀州刺史桥瑁的别驾,冀州人田雍,是当年袁绍身边著名谋士田丰的远房亲戚。
因为素来有很高的名望,所以被桥瑁请为冀州别驾,这些年来也一直都挺尽职尽责的,但是这一回朝廷的度田令显然触碰到了他的底线,以至于桥瑁想要劝说他,都被他糊弄了过去。
也就是叛乱行动发起的时候,魏郡郡国兵都尉提前得到了情报告知,于是急忙调集魏郡的郡国兵包围邺城,成功遏制了叛军对邺城的突袭,保住了邺城否则这一波对冀州的冲击还真就不会小。
话虽如此,邺城是被保住了,各郡国的治所也在郡国兵的奋战下被保住了,但是不少县城失守了。
叛军在一些官方人员的统领下,比如在田雍的要求下,倒是维持住了底线,比如只杀税吏,不杀不愿意和他们合作的地方官员,以此向朝廷示威,顺便还想着保留最后交涉的可能。
但是他们所控制的队伍在军纪方面肯定是聊胜于无的,所以被他们攻占的地方,也都基本上被祸祸的差不多了。
徐晃抵达黄河边上的时候,冀州南部几个郡国已经有五六座县城被攻破了,周边的一些农业村庄什么的也被祸祸的差不多了,倒是各地设置起来的集体农庄表现比较亮眼。
内地的集体农庄和刘备设置在边远州郡的集体农庄不同,刘备最早设置在凉州、幽州和并州这些地方的集体农庄因为有军事威胁,所以还安排了军事教官对农庄内的壮丁进行较为严格的军事训练。
农闲时期,壮丁们乃至于壮女们都要抽出时间前来参加军事训练,练习武器的使用和军阵的排列。
但是在内地州郡,因为相对和平且农业生产任务更重一些的缘故,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都相对少一点,青壮女性也不参加军事训练,所以说内地居民的武德显然不如边远州郡地区居民的武德。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有组织的原因,当叛军起势四处攻略、郡国官兵数量不足无法遏制的时候,集体农庄内部就紧急组织起来,展开了自我防御作战。
叛军的主力肯定是围攻郡治所、县城之类的地方,只有少数分散出来的边缘人物带领的队伍才有闲心思去攻打他们眼中的穷鬼们所居住的地方。
毕竟最有钱的人肯定都住在城池里面,要钱的话肯定是攻城最划算,而穷鬼身上没什么油水,有追求的人都不会去攻杀穷鬼,但是没追求的人就不一定了。
抢城池肯定抢不过势力大的人,那么只能另辟蹊径,去祸祸穷鬼,多少也能赚点,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所以各郡国的那些自耕农村庄就遭殃了,缺少防御力量和组织力量,在成群结队的叛军们抵达的时候,很少有能够防御成功的,损失惨重。
但是集体农庄就不一样了,打听到动乱的消息农庄的壮丁们赶快组织起来,一个农庄往往也能组织起两三百号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壮丁,甚至有些大农庄能组织起五六百人的队伍展开防御。
集体农庄内部一般设有交给朝廷代表管理的小型武库,里面有一些军队淘汰下来不用的武器装备,比如汉军的第一代、第二代武器装备。
数量虽然不多,也没有汉军目前使用的主力装备兵器那么精良,但是用来和叛军交战已经足够了。
一些环首刀,一些长矛,一些弓弩,还有盾牌,和少数轻甲。
分散出来祸祸民间的叛军数量并不大,且因为对老农民们普遍的武力歧视,一般来说一起行动的人数量都不多,三五十人算是比较大的团体了,更多的则是二三十人甚至十几个人的小团体,带着几把钢刀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可以横行农村。
事实证明,一般农村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但是集体农庄不一样。
稍微整顿一下,集体农庄就能拉出一支作战团队,肉搏的,防御的,用弓弩的,占据农庄周边的交通要道设下防御,对这些来犯之敌别的不说,上手就是凶猛打击。
这些零零散散的队伍往往还以为自己能捞到一些好东西。
因为他们也听说了集体农庄一般都比较有钱,也有很多的储备粮食,里面的人都比较富裕,日子过得比他们原来还要好。
所以在遇到了一些比他们还要穷的穷鬼之后,就非常渴望能从集体农庄里搞到足够多的钱和粮食回去补贴家用了。
那毕竟家族里的老爷们鼓动他们起来造反的方式就是给钱给粮,抢到的东西归他们自己,能抢多少算他们本事,抢得多,赚得多。
(本章完)